光丝中飞秒脉冲的超连续谱及其应用的探索研究
【摘要】:对超强飞秒激光在空气和 Ar 气中传输形成等离子通道产生的超连续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等离子通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普遍认为是由于克尔效应自聚焦以及激光束衍射和等离子体散焦作用达到了动态平衡。我们利用 TSA 系统产生的激光通过焦距50cm 的凹面镜聚焦进入充有2.3个大气压的 Ar 气样品池,产生了长约1m 的光丝,观察到明显的白光,光谱范围从250nm 到大于1100nm,三次谐波淹没在超连续谱中。光斑经过棱镜色散,观察到类似于 X 波的条纹。研究了不同啁啾、不同能量、不同压强条件对超连续谱的影响.同时,对空气不同啁啾条件下产生的超连续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三次谐波的中心和宽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
|
|
|
1 |
邱佩华,立群,王文耀,庄大奎,罗毅;光学表面上激光染料膜的二次和三次谐波的产生[J];中国激光;1986年08期 |
2 |
张少军,程瑞平,刘雪松,张树君,孙连科,陈焕矗,王青圃,赵圣之;Gd_xY_(1-x)Ca_4O(BO_3)_3晶体非临界相位匹配产生1064nm三次谐波[J];中国激光;2001年08期 |
3 |
A.Mayer;F.Keilmann;;在远红外波段产生二次和三次谐波[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
4 |
谢绳武,杨学林;单轴晶体三阶有效非线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J];光学学报;1996年10期 |
5 |
;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6期 |
6 |
一平;;激光基波、二次谐波、三次谐波高反射多层膜反射镜[J];激光与红外;1980年02期 |
7 |
徐至展,李弘毅,徐毓光,张文琦,王黎君;强激光束在等离子体中的自聚焦[J];中国科学A辑;1983年01期 |
8 |
;碘激光器三次谐波附近辐射的非线性光学振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1期 |
9 |
陈宝振,黄祖洽;飞秒强激光在充气毛细管中产生三次谐波的效率[J];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10 |
张培琨,张纪岳;三次谐波系统在混沌状态下光场的统计特性[J];光学学报;1999年09期 |
11 |
朱长军,秦元东,杨宏,龚旗煌;空气中飞秒强激光三次谐波的产生[J];量子电子学报;1999年06期 |
12 |
;非线性光散射、振荡与谐波产生[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0年06期 |
13 |
毛峰,徐晓辰,颜永生;流体媒质三次谐波及三阶非线性声参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4 |
李昆;徐妙华;金展;刘运全;王兆华;令维军;张杰;;对超短脉冲强激光在大气通道中产生的三次谐波偏振特性及白光光谱调制特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15 |
刘岩;刘伟伟;;空气中双色场激光诱导三次谐波随时间延迟变化特性的理论研究[J];中国激光;2011年05期 |
16 |
熊彩东,刘盛纲;利用等离子体产生受激辐射[J];微波学报;1995年01期 |
17 |
张培琨,张纪岳;三次谐波系统混沌光场的光子统计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3期 |
18 |
叶伏秋;超高斯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自聚焦[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9 |
周华芳;唐昌建;;相对论电子束在离子通道中的聚焦与输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1期 |
20 |
王振宇;唐昌建;;离子通道摇摆电子束流激发的纵向慢波不稳定性[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