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一方;粒子物理中的超对称、超统一和高维复空间[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2 |
普运伟,林辛未,文家焱,郑仁蓉;Dirac类氢原子的超对称方法研究[J];大学物理;1997年12期 |
3 |
黄万霞,汪茂胜,王勤谋;超对称谐振子的双模相位算符及其本征态[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
4 |
章德海;将超对称大统一理论嵌入扩充超引力的尝试[J];物理学报;1984年07期 |
5 |
吕国雄;统一、超对称、超弦理论与“万物至理”[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6 |
王美旭,杨占营,闫长春;超对称Bullough-Dodd模型的prolongation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7 |
庆承瑞,何祚庥;一个探索中的新物质的统一图象——最小的超对称的大统一理论[J];百科知识;1994年07期 |
8 |
何常;粒子玄学[J];世界科学;1995年11期 |
9 |
郝春,孙长友,睦维春,马爱群;超相干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2期 |
10 |
赵柳;超对称自对偶杨─Mills模型[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1期 |
11 |
吴向尧,袁广宇,尹新国;超弦理论概述[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2 |
苏刚,葛墨林;Hubbard模型中η配对机制的超对称和超导电性[J];科学通报;1990年23期 |
13 |
赵柳;超对称自对偶杨─Mills模型的Hamilton约化[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2期 |
14 |
管习文,熊庄,杨拉勋,殷春浩;超对称多重三波相互作用模型的量子可积性[J];科学通报;1992年17期 |
15 |
余扬政;3维N=1超引力理论和超Higgs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3期 |
16 |
王勉;;12维超引力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7 |
周焕强,贺劲松,管习文;qs-超对称振子及其qs-超代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8 |
高守恩;量子力学中的超对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
19 |
匡乐满;高亏格Riemann面上N=4的超Krichever-Novikov代数[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
20 |
姜云国;黄永畅;;超对称电动力学系统的Faddeev-Senjanovic量子化(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