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平,范茂攀,赵秀英,郑毅;玉米辣椒混作条件下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2 |
钟增涛,沈其荣,冉炜,孙晓红,谈健康,茆泽圣;旱作水稻与花生混作体系中接种根瘤菌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3 |
房增国,左元梅,李隆,张福锁;玉米—花生混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及固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4期 |
4 |
钟增涛,沈其荣,孙晓红,冉炜,茆泽圣;根瘤菌在小麦与紫云英混作中的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2期 |
5 |
徐昌棠;竹林立体经营技术[J];农村百事通;1995年09期 |
6 |
曹永久,李荣德,李成峰,张华中;油、豆混作高产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1997年03期 |
7 |
左元梅,李晓林,张福锁,曹一平,王运华;玉米/花生混作对玉米铁载体的分泌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8 |
陈智忠;牡丹、芍药混作园土壤生化性质研究[J];土壤肥料;2000年03期 |
9 |
徐耀垣;毛元禄;;混作稻的栽培和其实践意义[J];浙江农业科学;1963年05期 |
10 |
梁卫理;;混作效应的生理分析及其数学表述[J];耕作与栽培;1991年04期 |
11 |
贺晨邦,郭高球,冯饮华,车晋叶,周青;豌豆与蚕豆混作的土地利用率和产量的比较[J];青海农林科技;1999年01期 |
12 |
李登周;鱼藕混作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11期 |
13 |
左元梅,李晓林,张福锁,曹一平,王运华;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年02期 |
14 |
李登周,陈和平;鱼藕混作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03年10期 |
15 |
朱树秀,季良,阿米娜;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6 |
PatrickM.Carr!美,邢国风;大麦—豌豆和燕麦—豌豆混作的饲料产量及氮产量[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
17 |
田小明,姜向勇,吴伟民,姜水桃;玉米、大豆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
18 |
左元梅,刘永秀,张福锁;玉米/花生混作改善花生铁营养对花生根瘤碳氮代谢及固氮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19 |
房增国,左元梅,李隆,张福锁;灭菌土壤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4期 |
20 |
魏鸿钧;对黄淮地区1966年地下害虫防治工作的几点意见[J];植物保护;1966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