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松浪齐  
【摘要】:正1、前言大约在30年前的70年代石油危机的前后,随着环境改善,日本在高度成长时期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背景下,提出了积极利用W(紫外束)与EB(电子线)的固化技术的建议,紫外线系统比历来所使用的溶剂型与热固化树脂的系统相比,有省能源、省空间、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短时间固化)的特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广泛利用于木工建材与木工家具的表面涂装、光面纸、油墨、粘合剂、感光性干胶片等。近年,UWEB固化树脂随着“光聚合引发剂”的开发、改良、树脂配比技术的进步与UV/EB装置的高功率、省空间的开发,被广泛利用于光学镜片的表面加工、光纤电缆、光学胶片、塑料成型、光碟(CD、DVD)、金属材料的表面加工、压敏粘合剂、电子部件的密封剂、磁盘粘合剂等新技术行业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绍义;李锡源;王恩祥;;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丙烯酸和异丁醇的酯化反应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3年02期
2 李淳,王晓;等离子体引发亚麻接枝丙烯酸的表征和机理[J];纺织学报;2005年04期
3 温怀宇,顾正彪;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7期
4 刘波,王红卫;丙烯酸等离子体改性电池隔膜用无纺丙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5 刘军,齐国庆,韩燕;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5年05期
6 张彩华;肖素萍;;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聚合反应的自由基发光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黄军左;邓建邦;范嘉晋;;正交设计在合成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06年01期
8 李春生;张书香;郑安呐;;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丙烯酸的接枝反应(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6年02期
9 丁伯林;曾庆轩;陈涛;;预辐射聚丙烯纤维接枝丙烯酸反应条件优化[J];贵州化工;2006年03期
10 修娇;马涛;韩立宏;贾小丽;;微波辐射合成高吸水树脂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8期
11 景凤娟;黄楠;王进;孙鸿;李建新;冷永祥;;氧化钛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引发官能团形成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7年04期
12 董学亮;刘薇;王瑞;胡卫东;余学军;;丙烯酸助洗剂的合成[J];河南化工;2007年05期
13 余彩莉;张发爱;陈林;;松香丙烯酸加成物的溴化[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4 华河林;吴光夏;钟慧;;聚砜与丙烯酸的紫外光辐射接枝共聚及其表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年04期
15 曹祺风;朱长春;宋文生;唐亚夫;;丙烯酸改性松香的合成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7年12期
16 付丽丽;石红锦;;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年02期
17 冯海柯;贺媛;淡宜;;窄分子量分布的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制备[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2期
18 王沛喜;;含废胶粉的柔性丙烯酸水性填缝材料[J];中国胶粘剂;2008年08期
19 黄坤;夏建陵;;由桐酸甲酯合成C_(21)二元酸单甲酯的研究与产物表征[J];化学试剂;2008年10期
20 张立颖;黄祖强;胡华宇;梁兴唐;黄艳杰;熊开朗;;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于振兴;付红英;张晓丽;张平;张宇航;胡信国;;MoVTeNb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高选择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郑伟;于振兴;张晓丽;张平;张宇航;付红英;胡信国;;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性能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震;刘立武;刘彦菊;冷劲松;;介电弹性体卷形驱动器的设计制造及性能测试[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潘凯;张晓玮;祝杰;曹兵;;ATRP可控接枝制备pH/温度敏感性微滤膜[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张丽新;李君;刘正平;;丙烯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詹晓力;杨小波;陈丰秋;阳永荣;;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聚合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闫婕;章文贵;施海峰;凡美莲;黄和;;仿生催化乳酸脱水制丙烯酸-基于分子筛的仿生模拟[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郑伟;于振兴;张平;张宇航;付红英;张晓丽;胡信国;;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于振兴;郑伟;徐文龙;张宇航;张晓丽;付红英;张平;范雪蕾;吴宏;;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MoVTeNbO复合催化剂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晓光;陈冬年;项盛;张文德;王丕新;;水介质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分散聚合[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园园;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共混乳液自组织形成梯度结构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怀勤;低温等离子体改性丙烯酸酯类高分子材料[D];四川大学;2006年
3 崔亦华;丙烯酸基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4 唐向阳;苯乙烯RAFT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赵建义;炭黑的氧化与超声波下含磺酸基水溶性高分子的接枝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梁蕊;吸水保水缓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陶飞燕;3-芳基-2-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半胱氨酸的巯基转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8 李莉;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赵春;Cu/M_xO_y-TiO_2复合效应及其光催化CO_2与C_2H_4合成丙烯酸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祁晓华;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溶胀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珍;复合金属氧化物对丙烷选择氧化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2 伍亚华;甘薯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徐玉兰;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丙烯酸共聚物的溶液性质[D];江南大学;2005年
4 邹静;腐植酸保水剂的制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靳敏;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交联型高吸水树脂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陈刚;聚马来酸酐高效减水剂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韩明迪;氧化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抑尘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赵训志;复合金属氧化物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9 哈盛章;碳纤维的超临界氨水处理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罗旭辉;荞麦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尚;丙烯酸:供需矛盾有望逐步缓解[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晓丽;我国丙烯酸产需快速增长[N];国际商报;2003年
3 记者 韩涧明;丙烯酸价格上扬无碍涂料价格[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高杰;裕廊公司催化处理丙烯酸尾气[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林巍;产需快速增长 缺口可望缩小[N];中国化工报;2003年
6 高杰;三千多万元不再被白白烧掉[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秀凤 特约记者虞仲义;奇迹是这样创造的[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唐成选;沈化,重组催生裂变式发展[N];辽宁日报;2006年
9 钱仲;聚丙烯销售好转带动丙烯持稳[N];中国包装报;2007年
10 记者 陈功章通讯员 冯作文;兰州石化丙烯酸及酯装置建成投产[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