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SIFT的未标定图像的立体匹配
【摘要】:深入分析了传统SIFT特征匹配中错误匹配产生的原因并做出相应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SIFT的匹配算法。该算法在增加匹配点数的同时,提高了匹配准确率,并且使匹配结果具有对称性(交换匹配顺序结果不变)。在匹配算法实现过程中,改进了视差梯度约束算法,加快了其迭代速度;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差梯度和的特征点筛选方法,去除了部分冗余特征点,使估计的基础矩阵更加稳定准确。实际图像实验验证了该文算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
|
|
|
1 |
魏梨君;潘阳;张超;;结合Harris算子和sift匹配方法的三维重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1期 |
2 |
吴笛飞;丁永生;郝矿荣;张淑平;;一种新型的并联机器人位姿立体视觉检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3期 |
3 |
柳有权;丁炳源;;一般位置上的双摄像头立体视觉测距[J];价值工程;2011年07期 |
4 |
牟雅丹;;立体匹配算法的比较[J];技术与市场;2009年12期 |
5 |
游素亚,柳健,万发贯;一种基于相位基元的立体匹配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S2期 |
6 |
周东翔,蔡宣平,孙茂印;基于灰度段的立体匹配算法[J];软件学报;2001年07期 |
7 |
马桂珍,谌海新,马丙辰;基于双目视觉的手术器械跟踪定位技术[J];微计算机应用;2005年02期 |
8 |
陈佳;杨进华;张金泉;雷美荣;;基于单个摄像机的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技术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9 |
苏胤杰;;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立体匹配[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4期 |
10 |
李海军;;基于双目视觉的自动跟踪系统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1期 |
11 |
游素亚,柳健,万发贯;基于小波变换相位基元的立体匹配系统[J];信息与控制;1994年05期 |
12 |
游素亚,柳健,万发贯;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立体匹配算法[J];通信学报;1995年01期 |
13 |
袁宏永;刘申友;;由一般运动估计模型约束的立体匹配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5年04期 |
14 |
张爱武,李明哲,胡少兴,随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测量技术(英文)[J];农业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15 |
刘献如;杨欣荣;伍春洪;王仕果;;基于能量最小化的立体匹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22期 |
16 |
王忠波;邱天爽;;基于行列双动态规划的立体匹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9年08期 |
17 |
弥丽丽;潘建寿;刘继艳;;融合灰度和梯度的MRF模型的立体匹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4期 |
18 |
游素亚,柳健,万发贯;一种基于邻域支持准则的双层立体匹配算法[J];信号处理;1994年02期 |
19 |
钟声;石青云;程民德;;基于小波变换的立体视觉匹配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4年01期 |
20 |
丁震,唐振民,杨静宇,邬永革,柳健;一种渐进的立体匹配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