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1日-2008年5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200例。对比观察采取与未采取提前干预措施2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干预性治疗组:在一线标准化疗基础上,适当调整化疗方案。以2HEL_2V/4HEL2(L:利福喷汀,V:左氧氟沙星)主方案并加予保肝治疗。常规治疗组:常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2HREZ/4HR(H 0.3,1次/d,E 0.75,1次/d,R 0.45,1次/d,Z 0.5,3次/d)并加予保肝治疗。2组保肝治疗均为口服1种保肝药物。结果采取干预措施10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0例(10/105,9.52%),非干预措施9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35例(35/95,36.8%),对比2组肝损害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2.9%(66/105)和63%(2/95),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8/105)和94.7%(90/95),X线胸片病灶吸收分别为87.6%(92/105)和89.5%(85/95)。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3.8%(4/105)和3.2%(3/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老年患者由于体内含水量少,使药动学发生变化,药物半衰期长,清除率低。多数老年人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游离的活性药物浓度高,使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高。老年人的肝损害大多症状更不明显,与多有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造成反应差有关,无临床症状的肝损害提醒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宜于应用抗结核药物开始即采取干预性预防措施,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便患者平安渡过强化期,使化疗能够顺利进行到疗程结束(即达到良好的依从性)。另外,合理的休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也很重要。
|
|
|
|
1 |
邱玉芬,刘南英,赵淑贤;老年肺结核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1997年06期 |
2 |
张卫清,蒋昌杰,徐永霞;244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
3 |
梁世寅;老年肺结核难治原因分析[J];蛇志;1999年02期 |
4 |
何勤俭,俞婉珍;老年肺结核32例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1999年02期 |
5 |
周萍;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0年01期 |
6 |
覃佳成;老年肺结核5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5年04期 |
7 |
马利铭;老年肺结核[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5年04期 |
8 |
杨竟成;老年肺结核误诊27例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5年05期 |
9 |
孙翘秀,赵惠娟,陈欣欣,肖凤兰,张志文;影响老年肺结核预后的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5年01期 |
10 |
韩如台;576 例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1997年05期 |
11 |
毛红,李淑芝,李凤英;老年肺结核719例临床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7年01期 |
12 |
蒲继华;老年肺结核29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1998年02期 |
13 |
王洁;老年肺结核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07期 |
14 |
梁瑞武,韩志荣;62例老年肺结核病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1999年02期 |
15 |
覃后继!533000,何延专!533000;老年肺结核初治82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0年03期 |
16 |
王秀珍;老年肺结核150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21期 |
17 |
胡祯发;74例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1年05期 |
18 |
朱蔚岗;老年肺结核121例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1年02期 |
19 |
刘东华;老年肺结核264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2期 |
20 |
向远彩,严纯;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结核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