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包勋汤洪志谢宏桥  
【摘要】:正1.工区地质任务为了查明某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解释构造的富含水性,查明勘探区内新生界、煤系地层、奥陶系灰岩的富水区,决定对该区开展综合电法勘探。通过人工在地表形成一个电场,测量电场变化,通过对资料进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继福;孙占成;;瞬变电磁法在防治矿井水害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丁妍;李玉山;康荣秋;;太子河冲积扇富水特征和富水地段分布规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3 李德彬;许进鹏;姚曹节;;淮北矿区太原组灰岩层掘进可行性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8期
4 赵志宏;邢庆祝;;综合物探技术在水库堤防渗漏通道探测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1年03期
5 郑柏举;;西乌珠穆沁旗巴其北煤田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1年03期
6 顾新鲁;颜辉;江善斌;齐万秋;曾永刚;;罗布泊干盐湖富水(矿)性分区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J];盐湖研究;2011年02期
7 邵云;唐晓敏;;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中国产业;2011年04期
8 柳文广;;福建上杭太山头铜多金属矿区水文地质特征[J];福建地质;2011年02期
9 张全丽;;潞安矿区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煤矿建设的影响[J];煤;2011年07期
10 朱金华;冒我冬;白锦琳;李华;;CSAMT法在断层含水性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11 贾立新;;蔚县矿区奥灰水突水规律分析及防治水对策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7期
12 陈太峰;杨勇;朱乐意;;综合物探超前探测地质异常体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13 刘福臣;林世乐;程兴奇;黄山;;联合剖面法探测泰山群变质岩地下水[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14 尹政;赵艳娜;杨丽萍;;甘肃西部北山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J];地下水;2011年04期
15 刘琰;孙贵;何孝海;;淮北煤田花沟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算[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7期
16 孙侃;邢娟;;乌努格吐山铜钼矿水文地质简要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17 施龙青;翟培合;魏久传;朱鲁;;三维电法超前探水技术应用[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18 程锐;;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潘二煤矿11223底板巷超前探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9 杨润康;;韩城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J];地下水;2011年04期
20 张丽丽;;阳城县皇城村村民生态农业养生园建设用地地质条件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勋;汤洪志;谢宏桥;;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测煤矿富水性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富波;王光杰;;综合物探技术在某磁铁矿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加和;徐小连;吴守华;杨素霞;;浅析综合物探技术在长江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效果[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尹尚先;王尚旭;;范各庄地应力场控制下的介质富水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耿丽娟;;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测突水隐伏陷落柱中的应用[A];地下水勘查技术现场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水文物探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牛建国;刘智昌;;烧变岩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研究[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刘云祥;孙卫斌;何毅;司华陆;;研究深层特殊目标的综合物探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怀洪;王秀东;王松杰;;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保障系统的应用[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治国;郑永红;王俊;姚多喜;;淮北杨柳煤矿太灰富水性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10 高宇平;;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小窑采空积水区[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进;矿井水害监控及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2 景继东;巨厚砾岩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子林;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贾伟光;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母海东;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规则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王宇;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苏惠敏;西安市数字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邢卫国;保定西部山区地下水赋存环境与勘查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尹尚先;煤矿区突(涌)水系统分析模拟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10 Adil Balla Magboul Elkrail;[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慧珍;宿南矿区第四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2 田洪胜;双含水层夹煤层突水危险性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3 孙林;杨柳煤矿太原组灰岩水对10煤层安全开采的影响及突水水源判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新凤;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谢道雷;新疆伊犁—矿试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隋岩刚;兖州煤田奥灰水文地质特征及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汪宏志;基于GIS的煤层底板灰岩水突出危险性综合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8 崔向红;青海东部浅山区找水方向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王沙沙;保德煤矿奥灰富水性及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孟苗苗;协庄井田东翼下组煤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安全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白勇;物探科技进步推进油气勘探进程[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马永;东方物探科技品牌优势凸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韩拉军;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N];中煤地质报;2010年
4 王怀洪 张建军;创新之路[N];中煤地质报;2007年
5 韩拉军;水文局物测队水文物探项目亮点频现[N];中煤地质报;2010年
6 记者 秦幸福 特约记者 高广超;地球“CT”成功揭示特大隐伏铁矿[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记者 栗清振;自主创新引领东方物探未来[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王红斌;王庄矿依靠科技打造安全型矿井[N];经理日报;2008年
9 王红斌;王庄矿依靠科技打造安全型矿井[N];科技日报;2005年
10 特约记者 靳贵军;形成八大技术系列取得五项重要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