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正1.引言目前航空电磁解释水平较低,其主要用于进行地质填图、确定地质构造等,不能满足矿产资源精细探测的需要。但是,航空瞬变电磁法观测方式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十分相似,可以借助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思想,实现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成像。即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
|
|
|
|
1 |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记录、再现及实现[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
2 |
卢超,吴伟,杨琳瑜,彭应秋;超声相关加权合成断面成像检测方法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3 |
杜英华;张聪颖;陈世利;孙芳;刘婧;靳世久;;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10年02期 |
4 |
杨国光,徐明,叶钧;光栅干涉二维合成孔径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1993年09期 |
5 |
;光电成象技术及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1期 |
6 |
萧月;《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简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5期 |
7 |
张洁,胡光道,罗宁波;INSAR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8 |
曾琪明,焦健;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简介(二)[J];遥感信息;1998年01期 |
9 |
潘锋;肖文;常君磊;王大勇;;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数字全息合成孔径方法(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
10 |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分析模拟及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J];光子学报;2004年11期 |
11 |
杨双宝;刘和光;许可;王志森;;合成孔径高度计的海面回波仿真[J];遥感学报;2007年04期 |
12 |
焦明连;蒋廷臣;;InSAR技术在形变灾害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13 |
胡明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最新发展[J];测绘科技动态;1996年02期 |
14 |
胡志平;宋如华;杨大让;;合成孔径系统光束的大气传输[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5 |
卢军,林士杰,张祖荫;星载合成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反演公式[J];微波学报;1994年04期 |
16 |
曾琪明,焦健;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四)[J];遥感信息;1998年04期 |
17 |
史灵卫;刘和光;许可;杨双宝;徐曦煜;王磊;;地球自转对星载合成孔径高度计的影响[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3期 |
18 |
胡明城;空间大地测量的生力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J];测绘科学;1995年03期 |
19 |
王治乐,龙夫年,张伟,赵仲明;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计算机仿真与实验验证[J];光学技术;2004年04期 |
20 |
;光电成像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