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时移地震油藏参数预测方法研究

方刚  陈小宏  
【摘要】:正1.前言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利用同一油田不同时间地震响应的差异分析流体动态变化,对于油田保持稳定高产和提高采收率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时移地震数据的油藏参数预测方法对于油藏精细描述和定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小宏;李景叶;赵伟;;地震油藏动态监测的属性表征机理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S1期
2 陈小宏;赵伟;马继涛;金龙;李景叶;;时移地震非线性反演压力与饱和度变化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
3 赵伟;中国海上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4 李景叶,陈小宏,郝振江,芮振华;多波时移地震AVO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5 常玉青;宋考平;;非线性回归油藏指数敏感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2期
6 陈小宏,易维启;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7 刘国萍;陈小宏;李景叶;;弹性波阻抗在时移地震中的应用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8 吕小伟,陈小宏,刁顺;时移地震中面元重置的方法及实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3期
9 张金淼;赵伟;黄旭日;王光海;刘丽;;海上油田绥中36—1时移地震可行性研究的动态分析方法(英文)[J];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2006年02期
10 郑庆生;穆娉;;应用模拟退火方法优化油藏分布参数的变差函数模型[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1 ;时移地震技术[J];石油科技论坛;2008年03期
12 云美厚,张国才,李清仁,易维启;大庆T30井区注水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研究[J];石油物探;2002年04期
13 易维启,李清仁,张国才,刘翠娟,陈小宏;大庆TN油田时移地震研究与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14 张洪波,王志章,戴胜群,郭鸣黎;水驱前后油藏参数变化机理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15 刘仲一;韩其玉;乔文孝;;一种孔隙介质声波模型正演方法[J];地质论评;1993年S1期
16 李景叶,陈小宏;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叠后时移地震数据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4期
17 金龙,陈小宏;时移地震非一致性影响研究与互均衡效果验证[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18 朱海龙;第74届SEG年会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2期
19 刁顺,李景叶,唐鼎;基于黑油模型的时移地震正演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20 王大伟;许建华;左少权;李少振;陈军;常栋霞;;油田开发中声波阻抗界面反射系数的变化规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刚;陈小宏;;时移地震油藏参数预测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亮;朱振宇;姜秀娣;;基于时移地震叠前弹性反演的油藏参数变化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丽霞;张金淼;赵伟;;海上时移地震差异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景叶;王守东;陈小宏;;时移地震数据叠前反演及其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姜秀娣;朱振宇;赵伟;;时移地震差异数据弹性波阻抗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朱振宇;赵伟;;中国海上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郝召兵;伍向阳;秦静欣;杨伟;;时移地震监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可行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李蓉;胡天跃;;时移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互均衡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念民;吴国忱;;基于高精度地震资料的非重复时移地震数据匹配处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念民;;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在非重复时移地震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吉夫;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雍学善;提高地震储层预测与建模精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
4 郑有成;川东北部飞仙关组探井地层压力测井预测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吴朝容;致密碎屑岩气藏裂缝性储层预测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启方;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震源模型的近断层地震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添才;海上时移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旭;时移地震正演模拟方法研究及软件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孙甜甜;组合叠加和时移地震中的信号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焦振华;富含泥质孔隙介质敏感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建;分形理论在东天山金矿预测中的运用[D];新疆大学;2006年
6 刘业俊;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刘欣欣;高密度地震数据一致性组合叠加处理[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邱毅;唐山地震液化场地再调查及数据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李莹莹;安全事故系统预测技术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天翔;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泉 尹彤 曹烈;油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获得长足发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刘莉;专家呼吁重视“灾害链”内在规律研究[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安丰;深部找矿的探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董建乐;矿床位置预测系统可圈点金属找矿远景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王锦榕;福建局大力创造学术氛围[N];中煤地质报;2007年
6 记者 于德福 特约记者 徐国端;遥感技术培训班4月开班[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胡胜友 记者 吴长锋;10秒内可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和震级[N];科技日报;2009年
8 田毅;捕捉大地之声:地震预报能否成为可能[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李新彦;新法有望10秒内确定地震震级[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熊继光;胜利油田火成岩油藏勘探开发前景看好[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