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许俊闪桂智男郭新转吴小平  
【摘要】:在25GPa和1500℃的下地幔温压条件下,以顽火辉石(MgSiO_3)和氧化锆(ZrO_2)的混合物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立方相MgZrSi_2O_7,为烧绿石型结构。这说明在下地幔的温压条件下镁钙钛矿可能与氧化锆反应,这或许可使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来了解钙钛矿相在下地幔的性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В.Б.Наумов ,董智慧;印度科拉尔金矿形成的温压条件[J];黄金地质;1993年03期
2 马瑞,卢民杰,杨晓东;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J];地震地质;1996年03期
3 葛宁洁;李曙光;彭中华;刘德良;;大别山东段榴辉岩的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地质学报;1993年02期
4 黄文涛;于俊杰;郑碧海;陈欣阳;朱文斌;;新疆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中多硅白云母的研究[J];矿物学报;2009年03期
5 吴春林;;辽东半岛辽河群变质岩温压条件[J];国土资源;1991年04期
6 雷新民;张光学;郑艳;;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地质因素[J];海洋地质动态;2009年05期
7 张流,王绳祖;模拟地壳温压条件下的岩石破裂与滑动[J];地震;1982年04期
8 俞理宝,杨主恩;华北地台北缘的构造岩石学与平衡的温压条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4期
9 王绳祖,张流;地壳温压条件下周口店花岗闪长岩的变形破坏[J];地震地质;1982年04期
10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迁安石英岩变形破坏的实验研究[J];中国地震;1987年01期
11 马鸿文;估算上地幔温压条件与氧化状态的最新热力学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2期
12 蒋海昆!中国北京100029,张流!中国北京100029,周永胜!中国北京100029;地壳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花岗岩变形破坏及声发射时序特征[J];地震学报;2000年04期
13 荆旭;吴泰然;贺元凯;;内蒙古四子王旗中新世含包体玄武岩的深部地质环境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4 荆旭;吴泰然;贺元凯;;内蒙古四子王旗中新世含包体玄武岩的深部地质环境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2期
15 周永胜,马胜利,何昌荣;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温压(深度)条件的研究进展与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3期
16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迁安石英岩的非弹性变形[J];地震地质;1988年04期
17 庄育勋;;阿尔泰变质地带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的时空变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02期
18 杨日红,董建乐,李才,迟效国,于学政;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及温压条件[J];现代地质;2002年02期
19 陈亚平;;冀东阳山地区滦县群的矿物学研究和结晶的温压条件[J];矿物岩石;1987年02期
20 陆怀鹏,徐士进,王汝成,沈渭洲;川西沙坝麻粒岩原岩特征及变质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俊闪;桂智男;郭新转;吴小平;;下地幔温压条件下一种新的立方相MgZrSi_2O_7[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伍向阳;陈祖安;方华;杨伟;;一定温压条件下含流体砂岩波速实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李琼;贺振华;黄德济;曹均;;温压条件下孔洞模型超声波实验与结果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的迁安石英岩强度特性[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5 许和明;施行觉;徐果明;万永中;魏建新;;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波速特性及其规律[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赵阿兴;王子潮;崇秀兰;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济南辉长岩蠕变破坏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7 陈勇;葛云锦;周瑶琪;周振柱;毛毳;;实际储层温压条件下合成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及其石油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荣樽;周祖辉;邓金根;程远方;张克勤;;盐岩的流变特性及油井断面的收缩速率[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李建国;王绳祖;石桂梅;;岩化断层泥的变形与破坏特征[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石泽全;;缩套型高温高压三轴室热应力分析[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万生;地球内部成烃新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2 葛云锦;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响应[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民;黑龙江杂岩带中的蓝片岩岩石学、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卿芸;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变质基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罗震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变质岩石学和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4 李杨;碳酸盐岩岩石物理与油气储层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姚尧;西藏冈玛日地区晚古生代构造片岩中石英脉的成因与变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金平;北祁连榴辉岩相变沉积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国圣;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泥浆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巍;四川盆地蜀南气矿气田水中甲烷排放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蒸汽法开采系统数值模拟与野外试验[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唐学武;大陆玄武岩中单斜辉石与熔体间水分配系数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宏;我国首次发现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标本[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光明;石油天然气将被新能源可燃冰取代[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记者 左朝胜;寻找新世纪战略资源 西沙可燃冰调查获重大发现[N];科技日报;2001年
4 魏玮 周枫 张国保;地上模拟研究6000米地层[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健生;“可燃冰”商业开发为期尚远[N];中国改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