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台观测资料在汶川8.0级地震中的映震效应综合研究
【摘要】:正通过"十五"的建设,湖州地震台己发展成了多学科、多测项、多角度的综合性观测台站。台站现有地震观测仪3套,地形变观测仪5套、流体观测仪两套、GPS等。同一个台站各个观测手段的映震效应如何呢?尤其像汶川8.0级这样的特大地震有何映震效应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本文对各个手段的观测
|
|
|
|
1 |
池顺良;高睿;王琳;王鹏;王宝鹏;池毅;;营口地震台伸缩仪和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资料比对[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03期 |
2 |
张红旗;刘正在;王彤辉;乔振瑛;;房山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8年02期 |
3 |
延海军;;银川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8年01期 |
4 |
乔振瑛;段金荣;曹开;王丽红;;密云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8年02期 |
5 |
王军,胡卫建;ZX-79型弦频钻孔应变仪短临前兆初探[J];地震;1982年06期 |
6 |
唐定仑,陆远忠,沈建文;一种高灵敏度的压阻式钻孔应变仪[J];地震;1991年06期 |
7 |
范桂英;;徐州地震台ZX—79型弦频式钻孔应变仪测量中的几个问题[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9年01期 |
8 |
顾梦林,骆鸣津,李安印,雎建设;香山地震台压容式钻孔应变仪线应变固体潮观测结果的调和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7年04期 |
9 |
苏恺之;李秀环;张钧;马相波;李海亮;;TJ-2型体应变仪的研制[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3年00期 |
10 |
Evelyn Roeloffs;Kathleen Hodgkinson;Carol Bryan;唐磊;阚宝祥;周龙寿;;对美国地质调查局1985-2004年所收集的钻孔应变仪数据的评估[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7年02期 |
11 |
阳光;刘仕锦;李学川;;姑咱台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10年00期 |
12 |
苏恺之;钻孔应变仪的地震监测能力[J];地震;1991年05期 |
13 |
薄万举,徐树心,池顺良;滦县台YRY-2型钻孔应变仪两井孔固体潮观测的对比分析[J];地震;1993年02期 |
14 |
唐小勇;王新刚;黄建明;罗洪亮;曹伟东;杨福喜;张向阳;;乌鲁木齐台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特大地震钻孔应变观测报告[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5年02期 |
15 |
王启民,童月华;弦频式钻孔应变仪的震前异常显示[J];地震研究;1980年04期 |
16 |
王启民;冯先水;马鸿钧;王兆义;;河南省地震局研制出记录到地球固体潮的钻孔应变仪[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1期 |
17 |
王维恩;;RZB—1应变仪观测资料清理分析报告[J];四川地震;1989年04期 |
18 |
上垣内修,董书香;钻孔应变仪观测及其研究课题[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05期 |
19 |
邱泽华,石耀霖;国外钻孔应变观测的发展现状[J];地震学报;2004年S1期 |
20 |
吴立恒;李涛;陈征;何成平;范国胜;欧阳祖熙;;RZB-2型电容式钻孔应变仪研究进展[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6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