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印尼8.7级巨大地震,该地震发生后7个小时内云南宾川、双柏先后发生了4.6、5.0级地震,之后的3天里,云南3级地震迅速发展;巨震发生后云南流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响应,宏观、微观同震、震后效应遍及全省。2005年3月29日在8.7级地震以南200多公里的地方又发生1次8.5级地震,虽是同一构造带上的8级地震,而8.5级地震对云南的影响却并不明显。本文对从以下方面对印尼地震与云南地震关系、前兆响应作了研究。
|
|
|
|
1 |
梅世蓉,宋治平,薛艳;中国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环形分布图象与规律[J];地震学报;1996年04期 |
2 |
宋治平,薛艳,梅世蓉,宋先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2003年01期 |
3 |
李海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层次性[J];地球物理学报;1987年06期 |
4 |
张洪由;;美国地质调查局概述1980年全世界地震活动及伤亡情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04期 |
5 |
赵宪超;许坤福;贾占令;吴长法;;从形变资料看聊考断裂的活动特征[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3年03期 |
6 |
林赛;裘安曼;;科学家监视马默思湖区地震活动[J];国际地震动态;1983年11期 |
7 |
吕锋;;龙门山断裂中段地震活动及影响场特征讨论[J];四川地震;1984年01期 |
8 |
武烈;郝增明;;山西中部的地震活动及其意义[J];华北地震科学;1985年01期 |
9 |
赵洪声;;大气降水剧变对思茅—普洱区地震活动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6年01期 |
10 |
程万正;;四川地区前兆地震活动“窗口”的研究[J];四川地震;1986年02期 |
11 |
安启元;;中国的地震活动和减轻灾害的工作——在美国洛杉矶第二届国际地震会议上的报告[J];灾害学;1987年02期 |
12 |
李宣瑚;;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的监测预报和现场工作[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7期 |
13 |
李清林;栗文山;黄邦武;王夫运;宋金跃;;京西北地区重力场变化与大同—阳高地震[J];华北地震科学;1991年01期 |
14 |
王琳瑛;舒曦;;1992年7—12月全国M_S≥4.5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5期 |
15 |
彭岩;日本房总半岛的地震活动平静化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05期 |
16 |
吴明大;金州朝阳断裂带的活动特点与地震[J];世界地质;1997年01期 |
17 |
牛雪,卢造勋;闾阳-梨树断面深、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东北地震研究;1998年02期 |
18 |
刘建利;;地震与优生[J];环境;1998年03期 |
19 |
焦明若!中国北京100036,张国民!中国北京100036,刘杰!中国北京100036,车时!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的数值模型研究[J];地震学报;1999年06期 |
20 |
谢智,王文旭,刘尧兴,胡凤英,许孝法;河南内乡-镇平M_L4.7级地震及其震前地震活动特征[J];华南地震;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