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前部分前兆异常分析
【摘要】:正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中(36.2°N,90.9°E)发生8.1级地震。本文分析了该次特大地震前所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异常、跨断层位移测量异常、钻孔应力应变异常及地下流体异常现象。1 地震学异常(1)地震空区。分析了该地震前方圆700 km范围内发生M≥5.1地震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从1990年1月14日的青海茫崖6.8级地震开始在12年内逐渐形成了一个M≥5.1地震围空区,该空区中心位置为35.8°N,93°E,空区长轴为526 km.短轴456 km,长轴方向为83.6°N。围空的M≥5.1地震有10个。2000年开始在围空区西部、
|
|
|
|
1 |
赵日升;廖志和;李云莲;;1982年甘孜6.0级地震的前兆异常[J];四川地震;1982年03期 |
2 |
王吉易;郑云贞;刘允清;;水化前兆异常网络及唐山地震水化前兆异常分布特征的初步讨论[J];华北地震科学;1986年02期 |
3 |
郭瑞芝;冯德益;;唐山强余震前地震波特性的前兆异常变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
4 |
王焕萍;冯德益;郑熙铭;;塘沽地区不同层位的地下水中短期前兆异常的模糊综合识别[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
5 |
马文静,苏旭,张雅玲;1990年4月26日共和7.0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J];高原地震;1996年03期 |
6 |
王秀文,刘巍,赵新平;山西中强地震前前兆异常特征及综合预报指标的研究[J];山西地震;1997年Z1期 |
7 |
吴富春,刘春;少震区前兆异常的特征分析[J];地震;2001年02期 |
8 |
于桂春;刘辉;潘振生;王新刚;海仁尼沙;;2009年4月19日阿合奇Ms5.5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初步分析[J];高原地震;2010年04期 |
9 |
赵和云,阮爱国;地电台址大范围介质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3期 |
10 |
唐铭麟;祝晔;王玉莹;;氡气前兆异常的物理机制[J];东北地震研究;1992年01期 |
11 |
赵卫明,王树青,金延龙,任庆维;1991年1月13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5.2级地震前兆异常分析[J];内陆地震;1993年01期 |
12 |
殷世林;断层逸出气CO_2的有感小震前兆异常及预报意义[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13 |
王培玲,都昌庭,马文静;德令哈6.6级地震前青海省前兆异常特征分析[J];高原地震;2003年03期 |
14 |
高立新,燕志强,阎海滨,丁风和;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04期 |
15 |
王玉莹,白启光,张建一,侯万凯,王海燕,赵永志;内蒙两次5.9级地震与前兆异常特征的关系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04期 |
16 |
朱方保;汪世仙;束克明;夏仕安;;台湾花莲西南Ms7.6级地震对庐江台汤池1~#井地下流体的影响[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7 |
崔娜;;聊古一井气氡资料异常分析[J];内陆地震;2009年01期 |
18 |
蔡宏雷;陈琳荣;;吉林汪清7.2级深源地震前后延边地震台前兆异常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5期 |
19 |
石慧馨,蔡祖煌;我国发现的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实例及其机理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79年23期 |
20 |
Max Wyss;罗伟;;地震预报[J];四川地震;198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