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地震与核爆的一种新方法
【摘要】:正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现已有130多个国家签约。接下来核查监测的关键问题便是震源性质的识别了。 作者在从事地震震源破裂特征的研究,分析各种大量的地震记录资料及其震源类型与破裂特征时总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根据作者工作中的发现,又在查阅分析大量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理论推导,提出了利用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震源函数的差异来识别核爆的思路。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现已有130多个国家签约。接下来核查监测的关键问题便是震源性质的识别了。 作者在从事地震震源破裂特征的研究,分析各种大量的地震记录资料及其震源类型与破裂特征时总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根据作者工作中的发现,又在查阅分析大量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理论推导,提出了利用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震源函数的差异来识别核爆的思路。
|
|
|
|
1 |
刘代志,苏娟,王仁铭,李夕海,赵克;核爆地震的模式识别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年02期 |
2 |
张斌,李夕海,苏娟,刘代志;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爆地震自动识别[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年01期 |
3 |
杨选辉,沈萍,刘希强,郑治真;地震与核爆识别的小波包分量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4 |
陈夏法;神秘的反物质大爆炸[J];中国青年科技;1997年01期 |
5 |
李孝兰;核爆X光辐照铝靶产生的脉冲应力波的简化解析估算[J];爆炸与冲击;1996年03期 |
6 |
;在实验室进行核试验──核爆模拟[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6年01期 |
7 |
毛用泽;卫星(天基)核爆探测技术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6期 |
8 |
张雅君,姚敏;开发“核爆炸”的另一面——中国工程院彭先觉院士[J];科学中国人;2005年06期 |
9 |
李普照,卢显苏;电感异常与地震——歉述电感的短期予报[J];山西地震;1978年01期 |
10 |
肖承邺;地震成因综述[J];山西地震;1978年02期 |
11 |
刘幼唐;险震预报的气象信息[J];山西地震;1980年02期 |
12 |
张嘉延;河北省M_S≥5.5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1983年03期 |
13 |
姚梅尹;对广东省历史地震的两点看法[J];华南地震;1983年S1期 |
14 |
M.A.萨托夫斯基
,史斗;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987年05期 |
15 |
俞敏,景星;地震预报是一门科学——访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J];山西地震;1987年01期 |
16 |
单修政;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J];山西地震;1987年03期 |
17 |
赵新平,刘巍,啜永清,英扬;1979年介休5.2(Ms)地震前的孕震空区[J];山西地震;1987年04期 |
18 |
;建筑抗震[J];山西地震;1989年S1期 |
19 |
陈荣华,冯德益;中国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的预测[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
20 |
徐大方,高莉萍,王凯;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中强地震的Pnl波研究[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