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工作30年的进展与进入新世纪的展望
【摘要】:正1四川地震工作30年的主要进展 (1)四川地震观测台网已初具规模,地震无线遥测技术,尤其在信道研究方面有优势,观测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方向稳步前进。现已初步建成由47个人工值守地震台、6个遥测台网(含57个子台),6个强震台,27个井(或泉)水位、水温台,11个水氡、水化台,7个地磁台,6个地电台,7个电磁波台,16个定点形变台,3个重力和2个压容应力台组成的四川地震台网。另有9000km长水准及重力、流磁复测线路,55处短水位、短基线场地,31个小边角三角形变测网,初步形成一个多学科,专业与地方相结合,有人值守与遥测相结合,定点与流动观测相结合的四川地震监测网。1四川地震工作30年的主要进展 (1)四川地震观测台网已初具规模,地震无线遥测技术,尤其在信道研究方面有优势,观测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方向稳步前进。现已初步建成由47个人工值守地震台、6个遥测台网(含57个子台),6个强震台,27个井(或泉)水位、水温台,11个水氡、水化台,7个地磁台,6个地电台,7个电磁波台,16个定点形变台,3个重力和2个压容应力台组成的四川地震台网。另有9000km长水准及重力、流磁复测线路,55处短水位、短基线场地,31个小边角三角形变测网,初步形成一个多学科,专业与地方相结合,有人值守与遥测相结合,定点与流动观测相结合的四川地震监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