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国地壳上地幔人工地震探测研究进展
【摘要】:正(1)地震活动区深部构造及其细结构、大震孕育环境、发震构造的深部特征、介质物性等方面的研究。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等单位分别于1984,1987,1992,1997和1999年分别在唐山、邢台、三河-平谷大震区,延庆-怀来潜在强震危险区和新疆伽师-阿图什震区实施了深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工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图像。结果指明了壳内异常深部构造、介质特性与强震孕育有密切内在关系。
|
|
|
|
1 |
王帅军;王夫运;张成科;黄灿;杨雅琼;齐浪;;北京及附近地区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J];华北地震科学;2011年02期 |
2 |
;1200℃炽热的物质[J];少年科学;2010年04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