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预报中地震学异常的统计研究
【摘要】:正为研究中国地震学异常的统计特征及其整体效能,我们选用1988~1996年间历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所提出的各类地震学异常来进行分析研究。一般来说,每年全国会商会都会勾画出10个左右的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本文称之为Ⅰ类区)和全国地震应注意地区或可能发生6~7级或7级强震的背景地区(本文称之为Ⅱ类区)。每个Ⅰ类和Ⅱ类区都有明确的预报震级和相应的地震学和前兆学方法的异常,本文使用的地震学异常也即这类资料。这些资料是从各省(区)和各学科提出的异常中筛选出来的。
|
|
|
|
1 |
韩慕康;关于通海地震发震地点的商榷[J];地震地质;1980年02期 |
2 |
王笑嫒;中国活动断层与古地震专题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宁夏召开[J];地震地质;1980年04期 |
3 |
柳百棋;对流产生的应力集中和唐山地震的孕震模式(摘要)[J];山西地震;1980年04期 |
4 |
邓起东,张裕明,环文林,张鸿生,许桂林,刘一鸣,邓瑞生,李群,范福田,杨天锡;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编制的原则和方法[J];地震学报;1980年01期 |
5 |
;李善邦先生逝世[J];地震学报;1980年03期 |
6 |
本刊编辑部;悼念李善邦先生[J];地震研究;1980年03期 |
7 |
闵子群
,韩源
,刘正荣
,阚荣举
,张受生;深切怀念李善邦教授[J];地震研究;1980年03期 |
8 |
李善邦;我国早期地震工作发展概况[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1期 |
9 |
张伯声
,王战;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着重探讨陕西地震活动的规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10 |
罗忠;;罗马尼亚地震学家马厄查在华进修学习圆满结束[J];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