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强震关系的研究

张希  江在森  王双绪  陈兵  陈文胜  
【摘要】:正迄今为止,能够进行完全应变张量计算的资料相当有限,但从反映应变场动态特征的角度,可以从多种形变观测量中提取不完全应变类信息。由于应变类信息量值大小与形变测点的跨度及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有关,因而不完全或完全的应变信息量大小的空间差异并不能反映应变实际强度,但在时间域内应变类信息的强度变化则可能反映孕震过程的应变场演变。断层是构造运动的强信息带,跨断层流动测量具有复测周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文胜;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年02期
2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川滇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1999年03期
3 金雪尘;黄亮;;激光扫描动态图像仪的研制[J];物理实验;2008年07期
4 张希,薛富平,王双绪;大姚、民乐-山丹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4期
5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2008年02期
6 周云龙;袁俊文;;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油气水三相流相含率的软测量方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03期
7 余芳;杜正杰;;GPRS与多媒体[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1期
8 尚冠卫;;艺术中的技术——浅谈数字图像压缩[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9 张希,王双绪,崔笃信,张晓亮,薛富平,陈兵;民乐-山丹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J];中国地震;2004年03期
10 王行舟;王海涛;陈宇卫;黄显良;沈小七;缪鹏;陈安国;王想;;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强震动态图像预测方法研究[J];内陆地震;2010年01期
11 熊爱民,钟清华,涂志群;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2 任光;叶斌;杨大春;范金胜;蔡荣;阳斌;;数字TFT-LCD驱动电路实验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6年01期
13 李育林,赵明君;简并四波混频实时处理动态图像过程中畸变现象的研究[J];光子学报;1987年03期
14 郑云贞,王吉易,张素欣;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1999年01期
15 张昭栋,王吉易,耿杰,魏焕;由地下水位变化反演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应力场的动态图像[J];内陆地震;1999年02期
16 邵芳;用序列脉冲激光透射式高速摄影系统获得的动态图像及数据处理[J];光子学报;1987年03期
17 阿路·土尔斯别克,王毅;短间隙真空电弧的动态图像[J];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1期
18 蜡笔小毛;; 数码相机大博览[J];科学大观园;2002年08期
19 张希,江在森;用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地形变应变场动态图像的几个问题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年03期
20 方昕,汪源源,王威琪;动态超声彩色血流图像的计算机仿真[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陈文胜;;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强震关系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张希;江在森;;用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地形变应变场动态图像的几个问题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3 王仕凡;;超声动态图像信息的传输[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A];2007年地震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鞠全荣;刘宗印;潘齐川;曲东平;张弘;;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图像分析及定量研究[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付晓薇;方康玲;李曦;;一种基于特征的多目标跟踪算法[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熊向军;;颗粒粒度粒形测量的新技术介绍——时间转换理论以及动态图像分析[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宏;徐林;周耀华;邵谦明;;基于IP网络的医学彩色超声动态图像实时传输系统[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祝意青;胡斌;张永志;;永登5.8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动态图像特征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邵建斌;陈刚;许联锋;金上海;;基于照度变化特征的水气两相流气泡图像识别方法[A];流动显示’2002第五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根耀;基于动态图像分析的巡航导弹跟踪软件与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霍力;碳-11-乙酸盐(~(11)C-Acetate)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陈丰农;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麦并肩杂与不完善粒动态实时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李俊;健康志愿者和气流受限疾病患者中振动反应成像检查特点及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刘璎瑛;基于机器视觉的稻米品质评判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晓艳;肺功能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刘超武;常规肺功能正常的重度吸烟者振动反应成像图像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李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播种精度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邵骏;声带振动动态特征的定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辛山;基于γ射线CT及ECT的气液两相流成像系统[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兵;脉搏动态图像的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丽娜;基于动态图像理解的水质生物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静;显示器动态图像光学参数测量研究[D];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杭添;对高动态图像中移动物体的配准算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曾彩勇;人物动态图像的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2年
6 付晓薇;一种基于动态图像的多目标识别计数方法[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7 朱雷;基于DSP的动态图像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陶丽媛;基于动态图像的道路检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健;在低速信道上用DSP实现动态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陈忠斌;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铜箔基板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 张成伟;利用PHP动态图像制作按钮[N];电脑报;2002年
2 ;动态图像传输标准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记者 刘世辉;动画广告点亮一线地铁隧道[N];北京日报;2006年
4 ;美国政府创建动态图像图书馆[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张素兵孙齐锋 刘云;动态图像技术领先 等离子还需解决功耗问题[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日本将进行宽带动态图像发送试验[N];人民邮电;2001年
7 茗 怡;彩色电子墨水演示动态图像[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燕萍;艺卓(EIZO)新型宽屏显示器提升印前设计水平[N];中国包装报;2007年
9 记者 胡晓峰;雾视仪助船舶“视力”大增[N];中国船舶报;2006年
10 四川 李其生;大变焦手动卡片相机卡西欧EX-V7[N];电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