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葆德;;山西地震带北端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1987年S1期 |
2 |
詹文欢,钟建强,丘学林,陆成斌;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华南地震;1992年03期 |
3 |
黄培华,傅容珊;应用卫星重力数据研究全球岩石层下地幔流应力场[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
4 |
李孟銮,赵知军;宁夏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地震研究;1986年03期 |
5 |
姜家兰;陕西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04期 |
6 |
高国英;郭卫英;龙海英;;对新疆乌恰—喀什地区年度地震预测的总结与思考[J];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04期 |
7 |
李玉龙;陕甘宁青四省(区)新构造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动力来源的初步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4期 |
8 |
张绍治,吴少武,刘仲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J];地震;1989年04期 |
9 |
苏乃秦;南天山东西二段地震活动的关联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J];西北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
10 |
杨光宇;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J];地震研究;1983年S1期 |
11 |
冉勇康,李祥根;滇西北新构造运动时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的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3期 |
12 |
刘小凤,肖丽珠,梅秀萍,徐辉;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1期 |
13 |
葛炳生;;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J];上海地质;1981年04期 |
14 |
李蓉川,韩晓光;湖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初析[J];西北地震学报;1984年03期 |
15 |
朱传镇;;日本地震学会1984年春季大会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7期 |
16 |
向宏发,虢顺民,冉勇康,李祥根,张靖,陈铁牛,张国伟;滇西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J];地震地质;1986年01期 |
17 |
于龙伟;于军;李欣;;关于彰武4.8级地震及其前后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1988年04期 |
18 |
赵兴兰;魏光兴;郭爱香;刁守中;蒋海昆;;渤海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
19 |
安镇文;王琳瑛;姚栋华;朱传镇;;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03期 |
20 |
刘以宣,詹文欢,丘学林,钟建强,陆成斌,邓传民;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近代地壳运动及地壳稳定性研究[J];华南地震;1993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