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最小二乘配置在地壳应变场动态图像研究中的一些进展

张希  江在森  
【摘要】:正最小二乘配置最初是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大地测量资料确定异常重力场的一种方法,后来人们将此方法推广应用于位移(或速率)的拟合推估,而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首次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对间接平差所求得的分块(单元)应变值进行推估拟合。用最小二乘配置空间未测值的推估内插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协方差函数,藤井阳一郎在假设两点间协方差为距离的连续函数的前提下,利用位移观测值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在森,张希,王双绪,祝意青;利用地形变观测量求解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J];地震;1999年01期
2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川滇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1999年03期
3 张希,江在森;考虑区域构造特征的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地震;2001年04期
4 江在森;杨国华;方颖;张希;武艳强;平建军;;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地壳运动分布动态及其与强震关系[J];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07期
5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文胜;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J];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6 ;日本用激光仪器测量地壳应变[J];国际地震动态;1977年10期
7 柳泽道夫;赵仕万;;利用电阻应变仪测定地壳应变(2)——数字滤波方法的应用[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08期
8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2008年02期
9 王行舟;王海涛;陈宇卫;黄显良;沈小七;缪鹏;陈安国;王想;;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强震动态图像预测方法研究[J];内陆地震;2010年01期
10 酆晓,丁丽青,冯绚敏;珠三角地区地震前兆场特征及近期地震危险性分析[J];华南地震;1998年04期
11 郑云贞,王吉易,张素欣;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1999年01期
12 张国民,李丽,石耀霖;地壳应变速率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从地壳应变场探索强震活动的场源关系[J];中国地震;1999年01期
13 张昭栋,王吉易,耿杰,魏焕;由地下水位变化反演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应力场的动态图像[J];内陆地震;1999年02期
14 小泉尚嗣;北川有一;高橋誠;佐藤努;松本則夫;伊藤久男;桑原保人;長秋雄;佐藤隆司;王安东;;2001年芸予地震前后近畿地方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与地壳应变的变化[J];世界地震译丛;2004年01期
15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地壳应变场对气压短周期变化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16 陈兵;张晓亮;王庆良;刘文义;王敏;薄万举;;地壳应变主体单元模型及其与中强地震关系研究[J];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17 樊德仁;何宇;弓永锋;何金余;;柴达木盆地西部、苏干湖-哈尔腾地区石油三角锁改造[J];青海石油;2008年01期
18 许晏平;;深海钻探船预定1989年春抵日本[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5期
19 I.A.Garagash;K.B.Aldamzharov;V.S.Peredero;张绍治;;运用激光测距获取地球物理介质应变过程的固有特征[J];世界地震译丛;1995年03期
20 邢玉安,王吉易;水氡动态图强震危险区预测的新方法[J];地震;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江在森;;最小二乘配置在地壳应变场动态图像研究中的一些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2 张希;江在森;;考虑区域构造特征的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张希;江在森;;用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地形变应变场动态图像的几个问题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4 刘立炜;王双绪;张希;徐云马;;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对重力场的变化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江在森;张希;王双绪;陈兵;薛富平;;利用多种地形变观测资料联合求解地壳应变场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江在森;杨国华;方颖;张希;武艳强;平建军;;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地壳运动分布动态及其与强震关系[A];GPS技术应用研究论文专辑[C];2007年
7 许才军;刘经南;李志才;董立祥;;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应变的地震矩张量和GPS反演分析[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陈文胜;;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强震关系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张希;王双绪;王文萍;张晓亮;薛富平;张四新;;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A];2007年地震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静;块体模型与负位错模型分析川滇地区块体应变与断裂带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2 李悦;地震导致的井—含水层系统应变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樊春燕;基于小波分析的井水位典型干扰动态分析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4 曹诚;深基坑工程沉降监测网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