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大量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表明:序列时间和空间参数(M一N、△T—N)等大都服从幂指数分布,这种特征证实地震序列自身的演化具有自相似性,在时间和强度分布上具有分形结构,而这正是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关地震序列成因的研究认为,不同类型序列形成的物理机制与震源区介质的非均匀
|
|
|
|
1 |
贾晋康;地震序列中“转折时间t_0”的力学意义及作为前兆性特征参量的探讨[J];四川地震;1995年03期 |
2 |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大同两次M_s5.8地震序列的震源区应力场对比分析[J];地震;1995年04期 |
3 |
张治洮;澜沧—天祝地震系列迁移的有序性[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4期 |
4 |
王树华;王承先;;1986年邛崃4.2级地震特征[J];四川地震;1987年01期 |
5 |
蔡煜东;地震序列类型预测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J];地震学报;1996年01期 |
6 |
刁桂苓,程万正,李桂芳,陈新华,于利民,李钦祖;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的小震震源机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6年05期 |
7 |
刘蒲雄,陈修启,吕晓健,韩丹;地震序列的后续显著地震的预测研究[J];地震学报;1996年01期 |
8 |
赵珠,陈农;1992年四川力马地震序列期间激发的孕震结构[J];中国地震;1996年01期 |
9 |
刁守中,周翠英,华爱军,侯海峰;历史地震序列类型的划分及其应用刍议[J];中国地震;2002年03期 |
10 |
靳玉科;梁向军;靳玉贞;宋美琴;王焱;张玲;;大同震区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初探[J];山西地震;2010年03期 |
11 |
卓秀榕,叶雯燕;地震序列振幅比偏差的特征[J];地震地质;1981年01期 |
12 |
钟廷姣,王振声;序列分析法在以震报震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4期 |
13 |
曾健,韩渭宾,王虹,席敦礼;M≥6.0强震后地震序列类型的模糊聚类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1994年03期 |
14 |
武孔春;地震序列性质与断层分形关系的探讨[J];地震研究;1995年02期 |
15 |
赵珠,龙思胜,罗昭明;四川二滩水库库区蓄水前地震序列揭示的水库诱震结构[J];华南地震;1999年01期 |
16 |
孙文福,焦明若;1999年岫岩5.6级地震序列活动跟踪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
17 |
肖丽珠,刘小凤,郑卫平;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前兆异常与地震序列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3期 |
18 |
韩志军,周成虎,裴韬,汪闽,秦承志,蔡强;地震序列提取的时空耦合距离方法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06期 |
19 |
黄耘,郑江蓉;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特征研究[J];地震;1999年02期 |
20 |
王振声;1979年江苏溧阳6.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