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DNA部分序列的6种短鼻蝗的分子系统学(直翅目:蝗总科)
【摘要】:将自测的我国分布的6种短鼻蝗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2种癞蝗的线粒体基因组16S rDNA部分序列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利用MEGA和PHYLIP软件,基于Kimura two-parameter模型, 采用邻接法(N-J)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比较序列的总长度为485 bp,其中保守位点共411个,变异位点66个,简约信息位点24个。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6%、12.2%、30.3%、19.9%。物种间序列位点变异表现为转换多于颠换,R(转换/颠换)平均值为1.39。短鼻蝗属内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026 8;短鼻蝗种类与两个外群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810。两种软件获得拓扑结构一致的系统树,短鼻蝗属种类与外群以较高的置信度分开;短鼻蝗属内各种也以较高的置信度分开,癞短鼻蝗最先分出,其次为肃南短鼻蝗、青海短鼻蝗、裴氏短鼻蝗、红缘短鼻蝗和短鼻蝗未知种依次分出
|
|
|
|
1 |
印象初;Martin Husemann;李新江;;摩洛哥土尔蝗属一新种(直翅目,癞蝗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11年03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