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骆驼墩、西溪遗址全新世软体动物
【摘要】:江苏宜兴骆驼墩、西溪遗址化石丰富,除软体动物外,还有植物、孢粉、昆虫、脊椎动物等。作者研究的软体动物化石,计有8属17种,其中有一新种:Corbicula yixingensis Huang et Cai sp.nov.,隶属于双壳类(Bivalvia)的珠蚌科(Unionidae)、蚬科(Corbiculidae)及腹足类(Gastropoda)的田螺科(Viviparidae)。可分成3个组合类群,一是Unio-Cuneopsis类群,本类群属种个体数量虽然少,但地质历程长,从第三纪晚期中新世至第四纪全新世均有,代表古老的类群。如:Cuneopsis spocki Leroy最早发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第三纪晚期中新世通古尔期:Unio tschiliensis Sherany曾发现于河北张家口岔道口更新世早期,上述二种均未见现生种。二是Arconaia-Lamprotula类群。这个类群从第四纪早期至现代河、湖、池塘、水库中均有分布。其中Arconaia-laneceolata(Lea)见于江苏沭阳钱集西南更新世早期。Lamprotula(Sinolamprotula)leai(Gray) 见于河南三门峡更新世早期。三是Corbicula-Bellamya类群。该类群时代长,分布广,适应性强,属种个体数量极多,其中Corbicula largillierti Heude从第三纪晚期至现代均有。化石种曾发现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第三纪晚期;山西垣曲,陕西大荔更新世早期;但在江苏金坛、江阴、宜兴的全新世时大量发育、繁衍、繁盛。以致现代长江流域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及其相通的河流中也有,为中国广泛分布的特有种,本种似乎起源于中国内蒙古,而后向西、向南迁移。Bellamya quadrata(Benson)见于广西桂林南郊全新世,也有现生种。
|
|
|
|
1 |
林景星;福建沿海全新世海进的初步认识[J];科学通报;1979年11期 |
2 |
冯伟民,张素萍,黄宝玉,马锈同,林碧萍,张偲;广东饶平海山区第四纪腹足类[J];海洋科学;2005年08期 |
3 |
黄宝玉;朱祥根;蔡华伟;田名利;;江苏省宜兴西溪、骆驼墩篮蚬与环棱螺研究[J];海洋科学;2007年09期 |
4 |
赵希涛,鲁刚毅,王绍鸿,吴学忠,张景文,谢志仁,杨达源,郑长苏,任剑璋;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及环境变迁与海面变化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0年04期 |
5 |
任国玉;全新世东北平原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的迁移[J];生态学报;1998年01期 |
6 |
梁亮,夏正楷,刘德成;中原地区距今5000—4000年间古环境重建的软体动物化石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7 |
范斌;许世远;俞立中;蒋辉;冉莉华;;巢湖沉积植硅体组合及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J];湖泊科学;2006年03期 |
8 |
吴学忠;;平潭岛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9 |
杨礼茂,姚立新;武汉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的初步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0 |
范淑贤;刘海坤;周建柱;童国榜;毕志伟;;大同盆地全新世以来孢粉特征和环境演变[J];地球学报;2007年06期 |
11 |
陈方吉;;北京东郊发现全新世化石地点[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5年03期 |
12 |
孙息春;;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区全新世有孔虫[J];古生物学报;1993年06期 |
13 |
李华章;;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4 |
杨蕉文;闽南沿海平原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东海海洋;1994年04期 |
15 |
张玉光;王炜林;胡松梅;田晓阳;刘庆国;;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的全新世猛禽类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09年06期 |
16 |
蔡茂堂;魏明建;;黄土高原全新世孢粉古植被地方性分异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人类[J];生物进化;2010年03期 |
18 |
宋长青,王琫瑜,孙湘君;内蒙古大青山DJ钻孔全新世古植被变化指示[J];Acta Botanica Sinica;1996年07期 |
19 |
任国玉;东北全新世乔木种类演化的区域差异及其迁移问题(英文)[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
20 |
巩晓燕;魏明建;;黄土高原塬区和黄土/沙漠过渡区全新世高分辨率植被变化对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