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永仁阙华勇张国范  
【摘要】: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永仁,阙华勇,张国范;抑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对受精卵染色体行为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5年08期
2 孙福新;李晓;王颖;吴志宏;刘天红;孙元芹;卢珺;;栉孔扇贝对无机砷的富集与排出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11年04期
3 王子臣,毛连菊,陈来钊,常亚青,王世震,史宗元,李豫红;温度休克诱导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三倍体的初步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4 裴继伟;曹亚男;丁连坤;栾钧熙;刘兆胜;赵芹;刘海梅;;活性炭法制备栉孔扇贝高F值寡肽的工艺优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年22期
5 刘天红;于晓清;孙福新;吴志宏;王颖;孙元芹;李晓;李红艳;;汞及甲基汞在栉孔扇贝全组织内的积累与净化[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6 王玲玲;方建光;毛玉泽;于守团;;栉孔扇贝秋季苗种培育、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7年05期
7 关杨;王宇翔;毕愿坤;葛顺;张立涛;;硫化物对栉孔扇贝线粒体的损伤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8年06期
8 金路;严鹏;李红玉;;栉孔扇贝多糖的提取及脱色[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年02期
9 任秀娟;李苹苹;季慧;刘树忠;赵强;熊素敏;;黄渤海水域栉孔扇贝加工废弃液中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6期
10 于讯;;山东东营海域引进栉孔扇贝养殖效果好[J];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10期
11 李宁;程洁;孙鲁阳;赵海波;侯睿;胡景杰;包振民;;中国北方沿海6个栉孔扇贝群体的AFLP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2 顾成柏;焦自芸;张新明;;栉孔扇贝杂交育苗技术探索与研究[J];河北渔业;2010年08期
13 张榭令;王少政;李守章;李海;王晓梅;高原;;改进栉孔扇贝养殖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06年12期
14 王伟,唐玉卿;杂交栉孔扇贝试养技术[J];水产科学;2003年02期
15 姚振刚;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02年12期
16 宋微波,王崇明,王秀华,李赟,李筠;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新进展[J];海洋科学;2001年12期
17 任宗伟;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方法[J];中国水产;2001年08期
18 郎刚华,王勇,刘万顺,徐怀恕;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外套膜组织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9 毛文君,李翊,李八方,邢洪涛;栉孔扇贝硒存在形式及其抗氧化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20 李昌 ,王尊清;山东建设第一个栉孔扇贝原种场[J];海洋信息;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永仁;阙华勇;张国范;;抵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对受精卵染色体行为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永仁;阙华勇;张国范;;抑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对受精卵染色体行为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莉;张国范;刘晓;郭希明;;栉孔扇贝夏季死亡相关标记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如才;焦念志;;栉孔扇贝生长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5 陈鹏;徐菲;张丹丹;袁永凯;陶亚超;汪东风;徐莹;;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栉孔扇贝中砷分布及6类砷形态[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6 徐菲;陈鹏;袁永凯;张帅中;刘爽;范明昊;朱翠翠;王海英;岳玮;徐莹;;蒸制处理对栉孔扇贝不同组织中总砷分布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7 朱玲;宋林生;胥伟;赵建民;;栉孔扇贝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cDNA克隆与结构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8 王昊;宋林生;胥伟;倪多娇;;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9 吴迪;吴超;马武超;王震宇;于翠平;杜明;;高压均质处理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蛋白理化性质以及乳化性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刘琳;邱丽梅;王玲玲;宋林生;;栉孔扇贝新型清道夫受体的克隆及免疫功能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1 魏利平;;栉孔扇贝性腺室内升温促熟规律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12 李永仁;阙华勇;张国范;;抑制栉孔扇贝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对纺锤体和染色体动态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13 邢荣娥;李鹏程;李克成;冯金华;关小红;;栉孔扇贝内脏、裙边脂肪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4 邢婧;蒋经伟;战文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氧化产物抗菌活性的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15 苗艳;徐平平;张小康;王师;包振民;刘伟治;;基于组学技术的海洋生物黏附蛋白研究[A];第六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16 王远隆;李美真;邱兆星;王健伟;;养殖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及对策[A];第二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7 李成华;宋林生;赵建民;倪多娇;;栉孔扇贝组蛋白H2A的N末端体外重组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18 邱丽梅;宋林生;胥伟;倪多娇;;栉孔扇贝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cDNA的克隆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19 付晓腾;窦锦壮;苏海林;焦文倩;侯睿;毛俊霞;王师;包振民;;栉孔扇贝高密度SN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生长性状定位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0 黄晓婷;张玲玲;王珊;胡丽萍;包振民;;扇贝染色体研究进展[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经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林听听;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陈慕雁;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生态免疫机制的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4 谈艳苗;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组织凝集活性分析及一种C-型凝集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程洁;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应用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师;栉孔扇贝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复元件的进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孙继鹏;壳寡糖金属配合物对扇贝体内重金属镉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李纪勤;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EST-SNP的开发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战爱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潘英;人工诱导扇贝雌核发育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1 胡丽萍;扇贝的染色体作图及系统进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2 Vinu S Siva;免疫相关基因多态与扇贝抗病性的关联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3 许强;贝藻混养系统中贝类食物来源的定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14 刘志鸿;海洋双壳贝类的免疫特性及调节[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5 连姗姗;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能量代谢与抗氧化胁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6 洪旭光;皱纹盘鲍和栉孔扇贝抗菌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7 张学雷;滤食性贝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养殖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8 苏建国;栉孔扇贝两种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19 徐彪;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病原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20 周智;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雄;贝壳表面三维形貌评价及防污特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帆;不同干燥及复水工艺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品质影响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3 滕瑶;聚苯乙烯微塑料和多溴联苯醚对栉孔扇贝的联合毒性效应[D];青岛大学;2018年
4 李清云;一株氮杂螺环酸产毒藻的产毒生理学及食品安全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5 邓旭旭;苯并[a]芘对栉孔扇贝生殖毒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李红蕾;栉孔扇贝中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7 倪永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颗粒血细胞发生及其单克隆抗体与五种双壳贝类细胞交叉反应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张冬冬;因子胁迫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免疫响应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王俊;栉孔扇贝几丁质酶与调宁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10 张晨晨;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1 金路;栉孔扇贝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多糖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5年
12 李玲;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的开发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3 钱璟;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引物酶基因克隆、表达及相关功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4 魏晓华;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扇贝科几种贝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5 邴晓菲;作为饵料组成亚历山大藻对扇贝质量安全形成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16 向红;家兔超排效果及显微穿刺对其受精卵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17 孙丽雯;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干制工艺及流变学特性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8 黄超;栉孔扇贝BAC克隆的共定位及物理图谱相关contig验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9 张秀英;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BAC未端序列中SSR和SN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0 沈建平;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余瑞新;“不挑食”的扇贝长得快[N];青岛日报;2017年
2 青琬;栉孔扇贝有望实现品质大改良[N];中国渔业报;2012年
3 晓梅;栉孔扇贝杂交苗繁育及养殖技术通过验收[N];中国渔业报;2010年
4 通讯员 陈悦 宏伟 宋辉 YMG记者 申吉忠;野生栉孔扇贝长岛再次现身[N];烟台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马爱平;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全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N];科技日报;2014年
6 任德建;引起栉孔扇贝死亡的是球形病毒[N];中国渔业报;2004年
7 记者 顾钢;德法院裁决人工受精卵基因检测合法[N];科技日报;2010年
8 付然 刘艳 王喜霖;受精卵培养 群居比独处好[N];科技日报;2000年
9 ;日本首次用冷冻受精卵繁育小狗[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衣晓峰 傅然;受精卵培养“群居”比“独处”好[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1 本报记者 朱宁宁;修法实现对体外受精卵的特殊尊重和保护[N];法制日报;2014年
12 黄敏;当了十多年受精卵,沙妮究竟该几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3 杨吉生;三种危险的妊娠[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14 李明;美洲帘蛤有望替代栉孔扇贝[N];中国海洋报;2002年
15 何珊;受精卵冷冻8年,英患癌母亲成功产下双胞胎[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6 马丹;受精卵硬度与成活率相关[N];大众卫生报;2016年
17 ;受精卵需防水霉病[N];中国海洋报;2003年
18 新华;受精卵基因鉴定技术现美国[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9 田 立;生命诞生演绎精妙对接[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管巢式章鱼受精卵附着装置将提高育苗成功率[N];中国渔业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