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丁少雄郭丰王军王德祥  
【摘要】:正 由于微卫星DNA标记具有高度多态,杂合性高,等位基因数目多,共显性遗传及突变率低等优点,根据微卫星位点两侧序列特异性强的特点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来检测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目前已成为包括鱼类在内的多种生物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由于微卫星位点在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通过已知种的微卫星引物来筛选未知相近种的微卫星位点是一个有效而简捷的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友卿;肖群平;陈秀荔;彭敏;蒋伟明;李咏梅;丁兆坤;;企鹅珍珠贝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J];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2 李文升;刘翠;鲁翠云;李超;孙效文;;草鱼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与特征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4期
3 虞志飞;闫喜武;杨霏;王金海;张跃环;杨凤;张国范;;菲律宾蛤仔大连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4 孙博林;张慧敏;王霞;初冠囡;金迪;万良;秦艳杰;;中间球海胆放流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学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5 宋春妮;李健;刘萍;陈萍;高保全;;日本蟳4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J];水产学报;2011年07期
6 吴旭东;连总强;侯玉霞;李力;肖伟;;大口鲇微卫星标记在三个鲇形目鱼类种群间适用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7 徐营;邵长伟;邓寒;陈松林;;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群体的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8 张潇峮;徐亘博;廖小林;张家波;陈松林;;牙鲆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分析[J];水产学报;2011年07期
9 吴旭东;连总强;侯玉霞;李力;肖伟;;兰州鲇野生群体和人工繁育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J];淡水渔业;2011年03期
10 王宣朋;孙效文;李文升;张天奇;李超;;鲤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1 邢新梅;张研;徐鹏;周盼;刘伟;孙婷;张保勇;蒋丽;孙效文;;镜鲤微卫星标记与体形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5期
12 杨芸菲;常亚青;丁君;;虾夷马粪海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年04期
13 杨计平;李新辉;李跃飞;吴锐全;王秀利;李捷;谭细畅;王超;;四大家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4 苏胜彦;董在杰;曲疆奇;梁政远;张建桥;刘伟;马良骁;袁新华;;建鲤、黄河鲤杂交后代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体质量的关联性[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5期
15 周盼;张研;徐鹏;鲁翠云;孙效文;;基于26个微卫星标记的三江水系草鱼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5期
16 孙典巧;孙悦娜;王日昕;徐田军;;鮸鱼EST序列中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及特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17 崔海玉;马洪雨;马春艳;乔振国;马群群;亓磊;沈盎绿;马凌波;;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分析拟穴青蟹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J];海洋渔业;2011年03期
18 任宪云;刘萍;李健;李晓萍;韩智科;刘磊;;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建立及条件的优化[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19 朱立静;孙中响;陈淑吟;吉红九;许晓风;沈颂东;;磁珠富集法筛选西施舌微卫星序列[J];南方水产科学;2011年04期
20 马洪雨;马春艳;张丹;崔海玉;蒋科技;马凌波;;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拟穴青蟹抗菌肽基因SCY2的SNP位点[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少雄;郭丰;王军;王德祥;;我国东南沿海斜带石斑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2 李琪;;皱纹盘鲍微卫星研究进展[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3 柳明;喻达辉;黄桂菊;;大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的筛选分离与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栾生;孔杰;王清印;张庆文;;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微卫星引物的开发和应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王艳红;任睿;喻子牛;;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EST-SSR标记开发[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马洪雨;马春艳;马凌波;张凤英;乔振国;;利用FIASCO方法开发拟穴青蟹多态微卫星标记[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曲妮妮;黄桂菊;喻达辉;;合浦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及其序列特征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吴文婷;张磊;宋志民;赵翠;汤晓荣;刘涛;陈伟洲;;5个紫菜属物种丝状体的微卫星初步遗传分析[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焕;阎斌伦;迟大利;董志国;王晶;;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引物开发及其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徐丽;仇雪梅;王豪博;;中国四大海域太平洋牡蛎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省平;赤点石斑鱼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刘贤德;皱纹盘鲍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于海洋;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SNP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郭宝英;黑斑原鮡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开发[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高焕;中国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6 束靖;皱纹盘鲍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栾生;日本囊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白玉妍;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9 江鑫;花鲈与日本鲈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苗贵东;半滑舌鳎微卫星标记开发、应用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新英;RAPD和ISSR技术在牙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刘臻;鲫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匡刚桥;鳜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高赛飞;蛤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微卫星标记在穿山甲个体识别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5 曾庆国;坛紫菜纯系培育及微卫星标记检测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6 孙孝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7 温明;中华鲟微卫星DNA电泳图谱的计算机自动识别[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毕金贞;带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和微卫星标记在牙鲆选择育种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威;海带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谢雁南;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群体遗传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汤忠民;三台风袭击东南沿海[N];中国渔业报;2010年
2 张文艺王任艺 姚鸣声 蓝智伟;漳浦六鳌:大项目撑起小岛经济[N];福建日报;2007年
3 刘新中;农业部扎实推进渔业防台减灾准备工作[N];中国渔业报;2007年
4 温弼;我国首次人工育出响螺苗[N];中国渔业报;2005年
5 黄海所;条斑星鲽和大西洋牙鲆性别可控技术获突破[N];中国渔业报;2007年
6 ;中国水产科学院八项成果荣获中国农业科技奖[N];中国渔业报;2010年
7 洪钧若胜 沈彦彦;休渔今日结束 海鲜有望降价[N];厦门日报;2007年
8 记者 赖寒霜 特约通讯员 吴培进;帮助受灾群众渡难关[N];湛江日报;2008年
9 姜斌;吕四滩涂文蛤苗大面积死亡[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10 记者 邱宝晖通讯员 杨洋;小嶝岛将变身特色休闲渔村[N];厦门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