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多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
【摘要】:文中报道了本研究小组近年来在多倍体中华绒螫蟹(河蟹)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针对河蟹生殖生物学的特殊性,试验采用热休克和细胞松驰素B(C.B)二种处理方法,在人工授精和体外培养受精卵的基础上,先通过诱导三倍体的筛选试验,求得适宜处理温度(和C.B溶液浓度)与持续处理时间,再应用这些参数进行四倍体的诱导.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材料和试验时间,并大大提高效率.应用以上方法,实验除成功地诱导出一定比例的三倍体、四倍体胚胎外,还首次以热休克方法培育出了四倍体(氵蚤)状幼体.文中讨论了河蟹多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
|
|
|
1 |
周可新,耿柳娜;中华绒螯蟹的营养需求与性早熟研究进展[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
2 |
黄永奉;;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技术探讨[J];福建水产;1993年04期 |
3 |
;河蟹[J];水产科学;1981年01期 |
4 |
黄家庆,何丰,张群杰,陆袼肖,卜利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 Edwards)池塘养殖生产高效技术[J];现代渔业信息;2004年02期 |
5 |
徐兴川;关于中华绒螯蟹品质保持问题的探讨[J];水产科技情报;1991年01期 |
6 |
徐生俊,严雷,吴莼;中华绒螯蟹胃、肠及肝、胰脏蛋白酶初探[J];水产科技情报;1993年05期 |
7 |
林仕梅;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一)[J];内陆水产;2003年03期 |
8 |
王翠娥;海洋生物高技术重大突破——“鲍多倍体育种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9 |
;河蟹[J];水产科学;1993年02期 |
10 |
王根林;我国的中华绒螯蟹养殖业[J];内陆水产;2000年11期 |
11 |
林仕梅,罗莉,叶元土;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1年08期 |
12 |
陈蓝荪,王武,陈再忠;从河蟹市场分析看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发展方向[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3 |
常亚青,王子臣,杨旦光;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J];水产科学;2002年01期 |
14 |
王丽敏,赵艳珍;贝类多倍体的育种现状及前景展望[J];河北渔业;2003年02期 |
15 |
鲍美华;王荣林;冯军;;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年04期 |
16 |
廖华明;进贤县河蟹产业化开发初报[J];江西水产科技;2002年02期 |
17 |
鲍美华;王荣林;冯军;;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0年02期 |
18 |
钱银龙;我国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资源和养殖生产管理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渔业信息;1998年02期 |
19 |
;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J];水产养殖;1999年06期 |
20 |
;贝类多倍体前景展望[J];饲料工业;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