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鲫鱼卵形车轮虫的生殖观察
【摘要】:本文观察了寄生于非洲鲫鱼的卵形车轮虫生殖方式.实验表明该虫具有无性与有性生殖两种方式,其中无性的二分裂是其主要的生殖方式,但其分裂为不全等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多见于环境条件不良情况下.两个配子对口接合后,经过一系列的核质交换,并形成一个接合体,再行二分裂并产生两个新个体.
|
|
|
|
1 |
崔可铎,吴玉霖,刘玉梅,侯兰英,娄清香;非洲鲫鱼Tilapia mossambica(Peters)对汞积累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
2 |
徐奎栋,宋微波;车轮虫属(原生动物,纤毛门)种类鉴定的方法学[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3 |
龚迎春,余育和,沈韫芬;车轮虫齿体特征的量化及其种内种间系统发育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
4 |
费鸿年;;新移殖到我国饲养的非洲鲫鱼[J];生物学通报;1958年01期 |
5 |
徐奎栋,类彦立,宋微波;扇贝外寄生车轮虫(Trichodina jadranica Raabe,1958)的形态学研究 (原生动物:纤毛门:缘毛目)[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6 |
冯淑娟;;显著车轮虫无性繁殖生物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5年04期 |
7 |
何根林;;车轮虫干银染色方法的改进[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
8 |
龚迎春;余育和;;车轮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J];动物学研究;2007年02期 |
9 |
修瑞琴,高世荣,霍本兴,李淑敏;甲基汞在非洲鲫鱼体内富集作用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0年01期 |
10 |
刘克强;镉、铜对非洲鲫鱼肝线粒体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1984年06期 |
11 |
刘克强;汞、铅对非洲鲫鱼肝线粒体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1985年04期 |
12 |
邓国藩;卵形硬蜱活动习性初步观察[J];昆虫学报;1981年02期 |
13 |
;趣闻[J];中国钓鱼;1994年06期 |
14 |
吴菊英;;活体鲫鱼的解剖观察[J];生物学通报;1989年12期 |
15 |
海英;史丁;;面包树[J];云南林业;2006年03期 |
16 |
陈书坤;中国旌节花科植物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1年02期 |
17 |
梅恭倬;用蛋黄饲养水螅[J];生物学教学;1989年03期 |
18 |
杨崇泰,吴淑华,李玉英,付秋林,候云德,柳元元;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信使核糖核酸在非洲鲫鱼(Tilapiamosaiabica Peters)卵母细胞内转译的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19 |
董世林;东北桦木科植物的研究[J];植物研究;1981年Z1期 |
20 |
万文豪;江西葡萄属(VITIS)植物种类[J];江西科学;198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