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鸟类群落生态研究
【摘要】:用条带统计法统计围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鸟类,共记录14目30科103种,在四种生境梯度中,森林区鸟类68种,最重要鸟类为黄眉柳莺(5.91只/10hm~2)、沼泽山雀(2.51只/10hm~2);灌丛区鸟类23种,最重要鸟类为灰头鹀(4.79只/10hm~2)、沼泽山雀(2.10只/10hm~2);草原草甸区鸟类25种,最重要鸟类为云雀(2.81只/10hm~2);湿地水域鸟类44种,最重要鸟类为绿头鸭(1.86只/10hm~2)、赤麻鸭(1.57只/10hm~2)、黄头鹡鸰(0.85只/10hm~2).四种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森林区多样性指数较高,灌丛区群体密度、均匀度、PIE(种间遇见率)最大,草原草甸及湿地水域各群落结构参数值均较低.由森林向草原过渡过程中,广性分布鸟类逐渐增多,狭性分布鸟类逐渐减少,鸟类群落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
|
|
|
|
1 |
路端正,王庆锁,罗菊春;河北植物增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2 |
计宏祥;第四纪期间中国南北两大动物区系之间的过渡地带动物群[J];地层学杂志;1994年04期 |
3 |
李满春;;大通地区鸟类群落生态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
4 |
廉丽华;申曙光;;城市植物群落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
5 |
班继德,蒙显星,宋建中;中国特产的珙(王同)群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6 |
陈德懋;湖北东部禾草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浅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7 |
姚崇勇;张绳祖;;甘肃小陇山林区的两栖、爬行动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8 |
薛俊增;蔡桢;王琼;刘艳;朱新英;李周永;吴惠仙;;新疆福海水库浮游植物生态初步研究[J];淡水渔业;2011年02期 |
9 |
于菁珊,姚建新;河北围场晚侏罗世的双壳类一新属[J];古生物学报;1980年04期 |
10 |
张明凤;陈寅山;许友勤;;福州市内河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周年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1 |
赵鸣飞;刘全儒;康慕谊;江源;孟世勇;王菁兰;;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9期 |
12 |
王寿昆;林永和;;福建省永安市麻鸭寄生蠕虫群落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3 |
田友萍,何复胜;贵州盘县风洞藻席蓝藻群落生态初探[J];中国岩溶;1996年03期 |
14 |
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段金荣,施炜纲;崇明北滩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
15 |
彭红元;陈毅新;黄健;余波;;广西玉林市东郊夏季鸟类群落的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06年04期 |
16 |
佟勤,张桓,许松月;东方田鼠生物学习性及对林木危害的防治[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1年02期 |
17 |
应俊生;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宝库[J];人与生物圈;1998年04期 |
18 |
谢钦铭,李长春,彭赐莲;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J];江西科学;2000年03期 |
19 |
陈晶
,李华;夜观羚牛——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考察随笔[J];野生动物;2005年04期 |
20 |
蓝虹;郑崇荣;周时强;董炜峰;;闽江口以南近海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