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沿断裂带分布的各种断错地貌特征(如被断错的冲沟、河流阶地等)是断裂活动性最直接的证据和表现形式(邓起东等, 2004)。通过定量获取断裂带上被断错地貌体的位移分布,能够了解断层的活动特性,恢复断裂的破裂历史,并重建强震的复发规律,对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ieh, 1978; Klinger et al., 2005, 2011; Zielke et al., 2010, 2012, 2015; Ren et
|
|
|
|
1 |
梁小华,蒋溥,董津城,刘守华;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J];地震地质;2002年04期 |
2 |
周本刚,冉勇康,环文林,冉洪流;山东海阳断裂东石兰沟段晚更新世以来地表断错特征与最大潜在地震估计[J];地震地质;2002年02期 |
3 |
南金生;陈晓明;高中和;;宜溧山区断错水系之发现[J];地震学刊;1986年04期 |
4 |
郑治真,安镇文,胡祚春;1975年2月海城大地震前后的平均断错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1976年01期 |
5 |
丁国瑜;活动走滑断裂带的断错水系与地震[J];地震;1982年01期 |
6 |
陈丽娟;;浅谈电梯断错相保护类型及检验方法[J];机电技术;2018年03期 |
7 |
赵国光;苏刚;;倾滑断错地貌的特征和研究方法[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3年00期 |
8 |
刘景元;断尾沟和断错水系及断错速率的商讨[J];内陆地震;1988年04期 |
9 |
郑治真,朱传镇,张雁如,胡祚春;邢台地区平均断错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1975年02期 |
10 |
赵国光;苏刚;;走滑断错地貌的特征及研究方法[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2年00期 |
11 |
冯先岳;地震断错地貌[J];内陆地震;1991年01期 |
12 |
冉洪流,周本刚;地表潜在断错位移的概率评价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
13 |
侯康明,郭敬信,侯珍清,陈爱玲,王华林;昌马断裂带的水平断错与强震重复率估计[J];中国地震;1990年03期 |
14 |
钱洪;鲜水河断裂带的断错地貌及其地震学意义[J];地震地质;1989年04期 |
15 |
刘勇;;对起重机断错相保护设置的探讨[J];起重运输机械;2011年02期 |
16 |
郑治真,胡祚春;大地震前后平均断错的时空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1期 |
17 |
朱成男,段加乐,孔祥红;红河断裂带的断错水系发育与地震活动问题[J];地震研究;1982年03期 |
18 |
程绍平,彭贵,李洪春;宁夏海原南华山北麓断裂带的冲沟断错与8.5级强震重复率[J];地震地质;1984年04期 |
19 |
王龙翔;周张森;张树泉;张延兵;;起重机断错相保护装置使用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1年11期 |
20 |
А.И.Полетаев;徐杰;;科彼特山脉主断裂带的现代断错及地震与地质参数相关的一些问题[J];地震地质译丛;1985年01期 |
|
|
|
|
|
1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王永涛;为了沉甸甸的托付[N];人民法院报;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