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坳陷走滑断裂新生代走滑量的估算
【摘要】:正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海域,是渤海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有利探区之一,目前己钻探井200余口,共发现绥中36-1、锦州25-1、金县1-1、旅大5-2等多个亿吨级油气田和70余个含油气构造,其中大多数分布在走滑断裂带上[1-2]。本文利用最新高质量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对辽东湾坳陷走滑断裂体系发育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并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其走滑位移量,为郯
|
|
|
|
1 |
许志琴,曾令森,杨经绥,李海兵,姜枚,金之钧,郑和荣,郭齐军;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J];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
2 |
姜波,王桂梁;走滑断裂在煤田构造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3 |
周士科,李焱,陈生泽,马前贵,薛永安;渤海湾盆地渤中34区走滑断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4 |
马庆佑;沙旭光;李玉兰;朱秀香;杨素举;李慧莉;;塔中顺托果勒区块走滑断裂特征及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2期 |
5 |
张新超;孙赞东;赵俊省;潘杨勇;;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05期 |
6 |
杨圣彬;刘军;李慧莉;张仲培;李婧婧;;塔中北围斜区北东向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
7 |
彭存仓;张博;;郯庐中段走滑断裂与新滩地区油气成藏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
8 |
张博;;走滑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
9 |
张艳萍;杨海军;吕修祥;刘虎;韩剑发;高妍芳;于红枫;;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
10 |
柳永军;朱文森;杜晓峰;武强;李果营;柴永波;王伟;;渤海海域辽中凹陷走滑断裂分段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7期 |
11 |
张新虎,宋鸿林;论河北省兴隆一带东西向走滑断裂系统[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2期 |
12 |
许志琴;李海兵;唐哲民;戚学祥;李化启;蔡志慧;;大型走滑断裂对青藏高原地体构架的改造[J];岩石学报;2011年11期 |
13 |
蔡学林,魏显贵,刘援朝;阿尔金山走滑断裂构造样式[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4 |
邓津辉;周心怀;魏刚;孙书滨;王刚;;郯庐走滑断裂带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金县地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1期 |
15 |
杨玲;鲍志东;杜宜静;侯鹏飞;刘保磊;;莫里青断陷西北缘走滑断裂带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
16 |
朱桂芝,王庆良;双节点有限元模拟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J];地震研究;2005年02期 |
17 |
刘庆;走滑断裂系中的重要构造——拉分盆地[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2期 |
18 |
Philip England;张志强;;用右旋剪切和旋转解释西藏东部的走滑断裂运动[J];地质科学译丛;1991年01期 |
19 |
赵越,徐守礼,杨振宇;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J];地质科学;1996年01期 |
20 |
张拴宏;赵越;;与大型走滑断裂相关的旋转[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