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鲍志东;赵艳军;祁利祺;司敏娜;吴博然;罗小玉;赵华;伍星;;构造转换带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为例[J];岩石学报;2011年03期 |
2 |
丁孝忠,郭宪璞,彭阳,王易农,王大宁,李汉敏,何希贤,金若谷,杨国栋;新疆塔里木盆地白垩—第三纪沉积相及储集体分析[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年02期 |
3 |
邬长武,龚福华,魏建新,梁全胜,孙全元;地震物理正演模拟在古岩溶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4 |
张莉,钟大康,朱筱敏,张琴;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5 |
王大洋;;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6 |
孙素青;沈渭洲;;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层序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J];地球学报;2006年01期 |
7 |
刘军峰;谷珊珊;;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10砂体层布规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
8 |
钟韬;雍自权;;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亚格列木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4期 |
9 |
杨占红;;塔河油田AT5井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8期 |
10 |
张永旺;曾溅辉;邓宏文;王红亮;高霞;陈冬;徐志伟;;松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泉四段—姚家组层序地层研究[J];沉积学报;2008年05期 |
11 |
张庆尧;柳金成;;胜南合作区沉积微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
12 |
赵俊兴,陈洪德,杨华,付锁堂,付金华,同晓荣;鄂尔多斯中南部中下侏罗统储层成因类型与油气聚集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3 |
周廷全;济阳坳陷缓坡带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3期 |
14 |
赖生华,麻建明,孙来喜;断陷湖盆层序演化对储集体成因类型及构型的控制[J];石油实验地质;2005年04期 |
15 |
薛诗桂;几种参数在储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6期 |
16 |
徐国盛,李国蓉,王志雄;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储集体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3期 |
17 |
于炳松;陈建强;林畅松;;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对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3期 |
18 |
张震涛;林尔权;王新峰;尹克涛;谭巍;;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乌5断块N_2~1层位主要储集体类型及特征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6期 |
19 |
康建威;林小兵;田景春;张翔;;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集体特征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年03期 |
20 |
余国义,田中原,王根久;肯基亚克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J];河南石油;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