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起伏地表地震干涉正演模拟技术

张盼  韩立国  
【摘要】:正地震干涉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对不同检波器所接收到的地震信号进行互相关或者反褶积运算,来合成新的地震记录。近年来,对于地震干涉法的正演模拟已经展开了很多研究,但大量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水平地表模型下的。本文在起伏地表模型下对被动源数据进行了地震干涉法的正演模拟研究,并讨论了起伏地形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志美;畅永刚;;射线追踪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对比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12期
2 翁爱华;王雪秋;;高精度地面核磁共振数据正演计算[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詹应林;昌彦君;曹中林;;基于UPML吸收边界的探地雷达数值模拟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02期
4 曹志勇;杨德义;;陷落柱的高斯射线束法模拟[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06期
5 汪勇;;基于正演模拟的横向变速介质叠加速度误差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6期
6 杨晓东;杨德义;;煤田陷落柱特殊波对陷落柱解释的影响[J];物探与化探;2010年05期
7 张霖斌;刘迎曦;赵振峰;;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震源处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1期
8 沈飚;何继善;;电磁波拟地震波波动方程理论及正演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4期
9 王小六,李振春,曹文俊;广角地震采集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5期
10 熊煜;李录明;罗省贤;;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场正演及偏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1 汤井田;肖晓;杜华坤;王武;;ANSYS在直流电法正演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
12 胡绕;吴健生;赵永辉;;基于随机分布的断裂破碎带GPR剖面特征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6年06期
13 崔杰;韩立国;单刚义;;含衰减的零偏移距VSP正演模拟及Q值的提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14 张鸿静;田庆丰;李婷婷;官波;;高分辨率勘探频谱整形滤波技术的计算机正演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5 刘广亮;于师建;;基于质心频移的无线电波透视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16 刘鸿泉;;连续电导率剖面断裂构造的正演与识别[J];煤矿开采;2008年03期
17 肖明顺;昌彦君;曹中林;金钢燮;;探地雷达数值模拟的吸收边界条件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18 吴丰收;曾昭发;黄玲;张玲玲;;探地雷达信号的高阶时间域有限差分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年04期
19 肖开宇;胡祥云;;正演模拟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20 徐凌华;童孝忠;柳建新;郭荣文;王浩;;基于有限单元法的二维/三维大地电磁正演模拟策略[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雄耀;于超;赵永辉;覃晖;;山岭隧道空洞病害雷达探测图像影响因素的正演模拟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慧;李振春;;基于非均质储层的双变网格正演模拟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前伟;王洪华;冯德山;;探地雷达正演模拟中的有限单元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玲玲;魏建新;;碳酸盐岩溶洞正演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翔宇;赵华;;月球结构探测中的TEM正演模拟结果初探[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张金海;王卫民;赵连锋;姚振兴;;黏声波介质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少梅;臧胜涛;张军华;郭见乐;傅金荣;;高精度有限差分瑞雷面波正演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谢金平;韩文功;李振春;黄建平;;起伏地表条件下双变网格正演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林;杨勤勇;;正演模拟和信息技术在油气储层地震精确预测中的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朱振宇;王小六;宋亮;赵伟;;船速对深水高精度地震资料影响的正演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变速介质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域成像与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邓靖武;磁电法正演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张慧;非均质储层双变网格正演模拟和弹性逆时偏移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冯德山;基于小波多分辨探地雷达正演及偏移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孙怡;陡坡带砂砾岩体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曹丹平;多尺度地震资料正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熊高君;复杂构造波动方程波场模拟及成像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8 喻振华;工程井间地震波正演模拟及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陈冬;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杨晓弘;频率域激电参数的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地震波方程时间域边界元法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4年
2 蒋先勇;东濮凹陷深层3D地震采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白杰;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陈启艳;复杂侵入带感应测井的正演计算及环境影响讨论[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月成;多相介质多波AVO正演模拟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熊祥斌;探地雷达图像分析技术在水工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汪谋;公路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正演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张朝霞;高斯射线束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及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高秋菊;沾化凹陷西部地层圈闭地震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谢辉;电磁场有限元法在GPR正演模拟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宗遐龄;起伏地表模型检测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黄璜;西南石油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名博士出站[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严建文 汪华南;基础研究破解复杂地质勘探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刘子刚;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初具规模[N];中国测绘报;2007年
5 林峰;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取得成果[N];科技日报;2005年
6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王赤兵;积极探索无人驾驶飞机在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N];中国测绘报;2010年
7 通讯员 朱彦彬 刘雪军;东方物探引进俄罗斯勘探软件[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主任 孙红春;提升信心 谋划新发展[N];中国测绘报;2011年
9 张仲增 杨河英;福建局与南平市政府联合推进测绘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