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与其周边断裂地震序列的关联性及雅安地震
【摘要】:正2013年4月20日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Ms7.0级雅安地震,这是继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5年。相互作用是所有断裂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很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不同方法都说明了断裂带之间或同一断裂带不同断裂段之间发生的地震都存在着触发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地震目录上,即地震的发生时间和空间
|
|
|
|
1 |
李勇,曾允孚;试论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以成都盆地为例[J];矿物岩石;1994年01期 |
2 |
赵济湘,陈智梁,张选阳;应用GPS技术监测龙门山、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及近期地震趋势[J];四川地震;1996年02期 |
3 |
B·C·Burchfiel;L·H·Royden;R·D·Vander Hilst;B·H·Hager;Z·Chen;R·W·King;C·Li;J·L;H·ao;E·Kirby;任俊杰;;中国四川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08期 |
4 |
林茂炳;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5 |
李勇,曾允孚;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6 |
李渭娟,梁桂培,姚政生;龙门山及其邻区地球物理场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地震;1995年02期 |
7 |
吴山,赵兵,苟宗海,邓明森,邓江红,胡新伟;龙门山中-南段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J];矿物岩石;1999年03期 |
8 |
王瑀;;都江堰市旅游业发展与龙门山都江堰段旅游区规划的契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
9 |
周济元;;论龙门山地区构造体系的演变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通报;1987年04期 |
10 |
刘和甫,梁慧社,蔡立国,沈飞;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J];地质学报;1994年02期 |
11 |
张立立;叶超;许武成;;地震后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
12 |
赵友年,赖祥符,俞如龙;龙门山推覆构造之初步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1985年00期 |
13 |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J];地震地质;1994年04期 |
14 |
林茂炳;初论陆内造山带的造山模式──以四川龙门山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03期 |
15 |
吴山,赵兵,胡新伟;再论龙门山飞来峰[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6 |
周自隆;;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飞来峰”成因研究的新进展[J];四川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
17 |
陈瑶;胥晓;张德然;魏勇;;四川龙门山西北部植被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09期 |
18 |
韩应钧;;龙门山南段前缘古构造演化与大中型气藏[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1期 |
19 |
刘树根,罗志立,戴苏兰,Dennis Arne,C.J.L.Wilson;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
20 |
李晓琴,覃建雄,殷继成;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J];山地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