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阿拉斯加东南地区小冰川消融所产生的重力变化

孙文科  Miura.  S.Sato T.  Sugano T.  Freymueller J.  Kaufman M.  Larsen C.F.  Cross R.  Inazu D.  
【摘要】:正1.引言由于全球温暖产生冰川融化,特别是阿拉斯加东南地区的小冰川期快速后退消融使得该地区正在快速隆起。GPS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每年隆起33毫米,远大于最后冰川期消融后在北欧和北美地区产生的大约10毫米的地壳变化。这样的环境提供了一个研究地球内部粘性构造以及研究现今冰雪融化的有利条件。本研究从2006年起连续3年进行了综合大地测量观测,包括绝对重力,GPS,重力固体潮和海底压力测量等。3年的重力测量结果给出了宝贵的重力变化率,可以用于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力观测结果已经在JGR发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伟锋,祝意青;九十年代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J];地震研究;1999年03期
2 张永志,张克实;地壳孕震过程的重力变化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1期
3 祝意青,胡斌,朱桂芝,徐云马;民乐6.1级、岷县5.2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年01期
4 胡斌,祝意青,徐云马,操启明;西安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年01期
5 高好林,孙兵林,戴王强;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探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年02期
6 吴云成,李子涛;辽宁西部地区地震前后重力异常反映[J];东北地震研究;1997年02期
7 张永志,王文萍,梁伟锋,吴国华;地壳损伤状态的重力频域反演研究[J];地震学报;1998年03期
8 祝意青;;汶川8.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04期
9 许文俊;1991年10月30日宁夏同心M_L5.1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J];内陆地震;1994年04期
10 张永志,丁平,王继英,梁伟锋,胡亚轩,王文萍;河西重力变化的小波分解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7年03期
11 李瑞浩,黄建梁,李辉,陈冬生;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J];地震学报;1997年04期
12 陈兵,江在森,祝意青,张晓亮,楼志文;地震前地表重力场变化的一种可能解释——应力-损伤耦合效应[J];地震地质;2003年04期
13 梁伟锋,祝意青,徐云马,刘练,王继英;2003年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研究[J];地震研究;2004年04期
14 王勇,张为民,詹金刚,郝兴华,王虎彪,许厚泽;重复绝对重力测量观测的滇西地区和拉萨点的重力变化及其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15 黄健,詹景立,李爱霞;雅江6.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异常特征[J];四川地震;2004年01期
16 田中 ,张国安;首次观测到的由地震引起的绝对重力变化[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1期
17 祝意青;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变化特征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1997年01期
18 祝意青,陈兵,张希,张四新;景泰5.9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研究[J];中国地震;2001年04期
19 申重阳,孙少安,刘少明,项爱民,李辉,杨光亮;长江三峡库首区近期重力场动态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2期
20 徐华君;柳林涛;;全球重力固体潮的可视化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科;Miura.;S.Sato T.;Sugano T.;Freymueller J.;Kaufman M.;Larsen C.F.;Cross R.;Inazu D.;;阿拉斯加东南地区小冰川消融所产生的重力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祝意青;刘芳;梁伟锋;;玉树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变化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祝意青;梁伟锋;郭树松;;汶川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变化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祝意青;徐云马;刘芳;;中国大陆重力变化与大震活动关系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郝洪涛;李辉;;滇西地区长期重力变化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邹正波;罗志才;李辉;周新;;GRACE探测汶川地震前后重力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祝意青;胡斌;朱桂芝;徐云马;;民乐6.1、岷县5.2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8 ;重力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初步研究[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9 祝意青;;中国大陆重力场及其动态演化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谈洪波;申重阳;李辉;;汶川8.0级地震震后效应黏弹分层模拟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明星;北极Svalbard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力强;冷龙岭冰川表面沙尘及冰川近期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尹慧;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径流的同位素示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高闻宇;天山中段南北坡冰川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祝合勇;近40年来阿尔金山现代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陈国东;地震属性优化技术及其储层参数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辉;青藏高原东北缘基于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7年
8 杜建括;基于遥感与实测的玉龙雪山冰川变化[D];兰州大学;2011年
9 姜珊;基于遥感的东昆仑山冰川和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青藏高原冰川消融湖泊快速扩张[N];西部时报;2010年
2 李忠勤 沈永平 王飞腾 李慧林 董志文 王文彬 王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兰州);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6年进入转折点[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国 通讯员 杨寒;西天山古老冰川的世纪“呐喊”[N];阿克苏日报;2008年
4 王法;云南玉龙雪山冰川消融加剧[N];西部时报;2010年
5 全晓书;西部冰川未大规模消融[N];西部时报;2006年
6 李忠勤沈永平 王飞腾 李慧林 董志文 王文彬 王林;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6年进入转折点[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李忠勤 沈永平 王飞腾 李慧林 董志文 王文彬 王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兰州;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6年进入转折点[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朱国亮;中国西部八成冰川在退缩[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9 记者 何永晋;本世纪末南极洲将有一条冰川消失[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雪城;气候变暖加剧西北喊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