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在森;杨国华;方颖;张希;武艳强;平建军;;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地壳运动分布动态及其与强震关系[J];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07期 |
2 |
江在森,张希,王双绪,祝意青;利用地形变观测量求解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J];地震;1999年01期 |
3 |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川滇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1999年03期 |
4 |
方颖;江在森;顾国华;;汶川大地震前GPS时间序列的振荡分析[J];地震研究;2010年02期 |
5 |
方俊;近代地球形状学的发展及我国所作的贡献[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1期 |
6 |
宁津生,李金文,晁定波;各向异性局部重力场计算的谱方法[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7 |
张希,江在森;位移观测值协方差矩阵模拟及其在整体解算地壳应变场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99年01期 |
8 |
张希;张晓亮;王双绪;蒋锋云;;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积累[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4期 |
9 |
江在森,张希,陈兵,薛富平;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力应变场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
10 |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文胜;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J];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
11 |
丁道扬;;具有未知流量的二元孔口水流数学模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1年02期 |
12 |
周洞汝,姜海涛;随机过程模型及雨量等值线的自动绘制[J];水利学报;1993年01期 |
13 |
李来林,吴清岭,牟永光,王才经;用马尔可夫─贝叶斯方法预测孔隙度的分布[J];石油物探;1995年04期 |
14 |
苏万益,陈南祥,丁志雄;地质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剖分及确定初始流场的新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5 |
张赤军,詹金刚;珠峰附近的重力场及其重力值推估[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年01期 |
16 |
张建中,石显鑫;视电阻率及其差分曲线在找水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年03期 |
17 |
张献民,李恩鹤;水文地质信息电阻率预测模型[J];工程勘察;2001年03期 |
18 |
丁雪华;朝伦巴根;;三湖河灌域富水岩层顶板及含水层底板高程的*估值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19 |
胡春宏;陈建国;孙雪岚;郭庆超;;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评价与治理对策[J];水利学报;2008年10期 |
20 |
宋自勤;尉红立;高玉印;郭振宇;;谈Trimble 5700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