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地震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储层物性参数信息,不同地震属性在不同侧面反映储层物性参数特征。本文在敏感属性组合优选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起储层物性参数与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之间的关系,实现储层物性参数的直接反演,为油气田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提供基础数据。1.多属性反演基本原理及应用流程地震多属性反演是一个将地震属性特征转化为储层物性参数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从地震数据提取各种地震属性,并进行某种数学变换,在井点处建立地震属性和目标储层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按照空间相对关系外推到待预测的样点处,以实现三维空间目标储层参数的直接反演。
|
|
|
|
1 |
杨午阳;王丛镔;;利用叠前AVA同步反演预测储层物性参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3期 |
2 |
于兴河,陈建阳,张志杰,李胜利,侯国伟;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J];地学前缘;2005年03期 |
3 |
刘之的,夏宏泉,王洪亮,栾岩林,徐静,余红果;乌尔禾油田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方法研究[J];河南石油;2005年04期 |
4 |
张建宁;;牛庄洼陷浊积岩砂体储层物性地震预测方法[J];油气地球物理;2005年04期 |
5 |
张伯新;于红果;;百口泉油田百口泉组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0年01期 |
6 |
仲维维;卢双舫;张世广;黄文彪;邵明礼;王立武;;火成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龙深1井区为例[J];沉积学报;2010年03期 |
7 |
宋岩竹;;朝阳沟油田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方法[J];中外能源;2009年08期 |
8 |
丛琳;李志军;;沥青质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2期 |
9 |
胡望水;程超;黄玉欣;王炜;;火烧山油田相控剩余油分布四维地质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5期 |
10 |
胡望水;程超;黄玉欣;王炜;;火烧山油田相控剩余油分布四维地质模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5期 |
11 |
李伟;;气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以红台2区块为例[J];中外能源;2011年07期 |
12 |
王昕立;姚远;刘峰;田海川;;长期冲刷条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3 |
董平川;江同文;唐明龙;;异常高压气藏应力敏感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
14 |
王悦田,宋明会,曹信儒;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5年04期 |
15 |
江同文;唐明龙;肖香姣;王洪峰;;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特低渗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J];沉积学报;2007年06期 |
16 |
李浩;王香文;刘双莲;;老油田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7 |
刘兴冬;;非均质性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优化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7期 |
18 |
董建华;范廷恩;高云峰;;深水扇储层物性多属性反演方法研究——基于“步聪法”进行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优选[J];中国海上油气;2011年02期 |
19 |
朱介寿;骆循;;地球内部三维地震反演方法及其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02期 |
20 |
单式灶;冯英俊;范祯祥;;二维波动方程速度反演的优化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