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谱平均法地震子波估计
【摘要】:正同态子波估计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同态变换应用于单道Robinson褶积模型,则原来的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形式变成了相应的复赛谱相加形式,在子波复赛谱分布于时间原点附近的假设条件下,就可以利用低通滤波将子波与反射系数的复赛谱分开,然后利用同态反变换估计地震子波。然而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发现,子波与反射系数的复赛谱并不总能分离,即使能分离,其分离点也难以确定,因此该方法一直未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主要用多道叠加对数谱平均法来进行子波与反射系数的复赛谱分离。其假设条件为:各道子波保持稳定,反射系数序列为具有相同概率密度分布的随机变量。然而在进行子波相位谱估计时,这种方法会受到地震记录相位谱卷绕的影响,Oppenheim等
|
|
|
|
1 |
徐伯勋,姜成栋;应用同态滤波提取子波的改进方法[J];石油物探;1991年03期 |
2 |
章珂,刘贵忠;用遗传算法实现地震信号反褶积[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04期 |
3 |
P.布尔;P.L.斯托法;G.M.布赖恩;;同态反褶积对浅水海洋地震学的应用——(Ⅱ)实际资料[J];石油物探;1978年01期 |
4 |
于永才;王尚旭;袁三一;戚鹏飞;;基于保角变换的双谱域相位谱估计方法及其在地震子波估计中的应用(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1年01期 |
5 |
李松林,樊计昌;同态反褶积技术在消除浅层效应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1991年01期 |
6 |
赵秋亮,李录明,罗省贤;基于分形方法的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J];石油物探;2005年01期 |
7 |
张猛;匡斌;孟祥宾;;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03期 |
8 |
凌云,俞寿朋,周熙襄;零相位同态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3期 |
9 |
李大卫,尹成,熊晓军,马洪艳;高阶谱混合方法地震子波估计及处理[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
10 |
李亚峻;李月;高颖;;基于双谱幅值和相位重构的地震子波提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
11 |
李国发,牟永光,王濮;交互地震子波提取技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2 |
T.J.乌尔里克;;同态反褶积在地震学上的应用[J];石油物探;1978年01期 |
13 |
龚建人;在同态法基础上利用合成和迭代技术求取地震子波[J];石油物探;1983年03期 |
14 |
李国发,彭苏萍,高日胜,何兵寿,赵国平;复赛谱域提取混合相位子波的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5年01期 |
15 |
S.特里夫蒂;E.A.鲁宾逊;;反褶积—同态还是予测?[J];石油物探;1978年01期 |
16 |
张耀辉;同态反褶积的子波估算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1985年01期 |
17 |
陈伟钟;;论褶积同态滤波系统——澄清同态反滤波文献中的一些问题[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8年02期 |
18 |
王荐;朱仕军;文中平;赵振伟;刘二军;吴华明;;基于高阶累积量拟合及混合蚁群算法的地震子波估计[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5期 |
19 |
杨培杰;印兴耀;张欣;;叠后地震盲反演及其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3期 |
20 |
李鲲鹏,李衍达,张学工,许建华;基于谱模拟技术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J];石油物探;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