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火星磁层/电离层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史建魁  
【摘要】:正自从水手4号飞船1965年第一次探测到火星磁场、等离子体和磁层顶后,火星-2,3和5及火卫-2等飞船都探测表明,火星磁层顶前有象地球那样的弓形激波存在,在火星磁层和弓形激波间有过度区,其中行星离子起主导作用,磁场有强烈扰动。火卫-2飞船发现,火星弓形激波位置在不断变化,其平均火心距离约2.6Rm,随太阳活动有明显变化。在太阳活动最大年,火星日下点处弓形激波位置可近达火心1.5Rm,火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阿波罗”登月真实性探秘[J];黄金时代;2008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建魁;;火星磁层/电离层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涂传诒;敖先志;Eckart.Marsch;覃争锐;赵亮;;太阳风质子热各向异性对其平行等离子体β值的依赖关系[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周桂清;何建森;涂传诒;Eckart.Marsch;;太阳风源区的多重谱线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亮;涂传诒;Eckart.Marsch;;太阳风质子温度各向异性1-T_⊥/T_∥在等离子体β_∥较高区的阈值[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黄泽荣;张冬娅;胡雄;张训械;曾桢;李凤琴;陈世敏;俞伟民;;中频雷达对太阳耀斑电离层D区效应观测[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王劲松;Erling Nielsen;;火星电离层的基本形态[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童冬生;陈出新;;火星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分布[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张艺腾;李磊;冯永勇;;火星空间微量双阳离子O~(++)含量的探测分析[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曹晋滨;C.Mazelle;Henri.Reme;;Grigg-Skjellerup彗星磁场和电子的数据分析[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史建魁;刘振兴;;火星的磁场和大气的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亚芬;地球、木卫一、土卫六磁层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左平兵;太阳风中中小尺度结构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3 吴小成;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4 郭鹏;无线电掩星技术与CHAMP掩星资料反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5 法文哲;月球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与参数反演[D];复旦大学;2008年
6 韦飞;新一代太阳X-EUV辐射探测器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7 叶占银;日冕物质抛射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8 冯永勇;电子反射法探测月表磁异常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艺腾;火星背阳面电子沉降对电离层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2 刘波粒;太阳耀斑产生高能γ射线的过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敏;GPS掩星观测的变分同化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4 陈杏彪;月球表面电场环境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高天劲吹太阳风[N];科技日报;2011年
2 ;钻进太阳风——“束群二号”卫星[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3 张孟军;起源号将携太阳风粒子“回家”[N];科技日报;2004年
4 赵世英;太阳活动与太阳风[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毛黎;刮向地球的太阳“风”[N];科技日报;2005年
6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双眼紧盯太阳风[N];科技日报;2009年
7 庞之浩;“金星快车”7大法眼目测太阳风[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陈勇;“旅行者”飞船即将飞出太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 赵复垣;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N];北京科技报;2000年
10 吴贤纬;空间天气信息的应用前景[N];中国气象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