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梦林
,徐洁;用符号位相关法计算速度谱[J];石油物探;1979年01期 |
2 |
GarethS.Yardley
,柯忍;各向异性介质中剪切波振幅-炮检距比值研究的可行性[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4期 |
3 |
高原,郑斯华,王培德;海南省东方地区1992年小震群剪切波分裂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
4 |
阮爱国,李清河;天祝-古浪地震剪切波分裂及电性各向异性变化特征(英文)[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4期 |
5 |
高原,刘希强,梁维,郝平;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软件系统[J];中国地震;2004年01期 |
6 |
R.C.Aster;P.M.Shearer;J.Berger;周民都;;加州南部安扎地震台网剪切波偏振的定量测量: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之间的关系[J];世界地震译丛;1994年04期 |
7 |
T.Iidaka;张弘;高武平;;日本西南部后续震相剪切波分裂分析:地壳内部线性构造的探测器[J];世界地震译丛;2005年02期 |
8 |
高原;S.Crampin;孙进;;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J];世界地震译丛;2009年06期 |
9 |
MariaSachpazi
,束沛镒;穿越爱琴海火山岛弧Milos地热田的剪切波各向异性[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4期 |
10 |
;中国科学家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合作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10期 |
11 |
李清河,张范民,范兵,刘希强;肃南5.7级地震过程剪切波分裂特征[J];地震;1996年04期 |
12 |
IainBush
,周怡;巴黎盆地的VSPs:模拟近点状奇异性剪切波场证实薄互层(或岩性)各向异性和裂隙各向异性聚形的实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4期 |
13 |
徐明才,高景华,柴明涛,王广科,刘建勋,荣立新;应用于评价活动断层的地震方法技术[J];地质与勘探;1999年01期 |
14 |
X.Y.Li
,王广福;剪切波分裂的复量分析:实例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4期 |
15 |
阮爱国!中国兰州730000,李清河!中国南京210014,荣代潞!中国兰州730000,赵和云!中国兰州730000;永登地震剪切波分裂及电性各向异性的变化特征[J];中国地震;2000年04期 |
16 |
高原!中国北京100036;唐山地区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强地面运动台阵资料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0年06期 |
17 |
边磊;国际地震中心正在实施剪切波分裂研究计划[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5期 |
18 |
钱凯,邓宏文;西太平洋含油带的湖相沉积与烃类聚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3期 |
19 |
刘希强;剪切波分裂中的快、慢波识别方法[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4期 |
20 |
吉田满;川崎一朗;董书香;姚殿义;;利用瑞利波频散测定西太平洋上地幔的密度结构[J];国际地震动态;1992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