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汶川大地震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法数值模拟研究

严珍珍  张怀  杨长春  石耀霖  
【摘要】: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31.49°N,104.11°E)发生8.0级地震,其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信息网资料显示,有地震记载以来,震中附近200km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最大的是1933年四川茂汶北迭溪7.5级地震,极震区为四川茂汶北迭溪,烈度达到X,加速度达123.3—159.5 Gal。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成斌,刘保金;浅层地震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1998年02期
2 王真理,李幼铭;细胞自动机地震波模拟的并行化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3 罗明秋,刘洪,李幼铭;地震波传播的哈密顿表述及辛几何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4 马永旺,詹正彬,顾汉明;伪谱法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J];石油物探;2001年02期
5 徐天吉;李显贵;范菊芬;程冰洁;;运用Hartley变换模拟地震波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年04期
6 裴海侠;刘志伟;;地震波方程频率域边界元法[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王童奎;李瑞华;李小凡;张美根;刘红艳;;谱元法数值模拟地震波传播[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牛滨华,孙春岩;地震波理论研究进展——介质模型与地震波传播[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9 金星;;如何从事地震科学研究[J];福建地震;2006年Z1期
10 李信富;李小凡;;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的褶积微分算子数值模拟[J];地震学报;2008年04期
11 宫同举;孙成禹;彭洪超;肖云飞;孙甜甜;;几种提取品质因子方法的对比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4期
12 八木勇治;西村直树;卢振恒;;根据地震波研究清楚的四川大地震的震源图象[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10期
13 卢守安;周元亮;;从地震波的衰减规律探索近震震级测定方法[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2年03期
14 王丽;陈均;;介质效应导致的地震波衰减及补偿方法[J];小型油气藏;2004年03期
15 王童奎;李瑞华;李小凡;张美根;龙桂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场谱元法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16 刘志伟;王忠仁;裴海侠;;基于边界元法的地震波方程时间域数值模拟[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7 楼锡吉,张静;三维空间中等效界面定理的初步验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18 李信富;李小凡;李米田;;地震波散射研究回顾与展望[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04期
19 裴正林;;波动方程地震定向照明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6期
20 卢造勋;;1993东亚地震学术讨论会概况[J];东北地震研究;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珍珍;张怀;杨长春;石耀霖;;汶川大地震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法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裴正林;牟永光;狄帮让;;地震波传播的小波表示及多尺度算法[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余德平;管路平;查树贵;徐颖;;复杂介质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彦宾;陈晓非;;非均匀全地球模型地震波传播数值计算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尹凤玲;张怀;石耀霖;;日本东北地震波传播并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谷志猛;王耿峰;李凯锋;马福诚;吴绳正;;海洋地震勘探与海洋测绘[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磊;陈勇;曹禹;杨孔庆;高亮;李幼铭;;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的Hamilton描述及模拟[A];Structure Preserving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裴正林;牟永光;;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小波多尺度自适应数值解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金城;李锐;刘菲;韩若飞;;在未知地质条件下反演远距离震源点位置的探索与实践[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三)——地球物理探测与应用[C];2007年
10 吴如山;安芸敬一;;地震波的多次散射和能量传递——散射效应和固有衰减的分离 Ⅱ.理论对兴都库什地区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清;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刘洁;天山上地幔对流与造山运动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3 赵雪平;地震波传播性质及地震勘探弱信号的混沌振子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平;探地雷达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李子顺;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尹军杰;地震散射波场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孙致学;裂缝性油藏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学民;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于天忠;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吴丰收;混凝土探测中探地雷达方法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落;天津滨海软土地区地震频谱和场地动力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安明飞;升132井区剩余油分布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张志祥;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少华;城市建设引起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曾献奎;基于HydroGeoSphere的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彭夔;条形药包硐室爆破地震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杨建华;帷幕防治海水入侵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王海龙;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源热泵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张铭;地震波传播的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的吸收边界条件[D];同济大学;2004年
10 王玉风;VSP地震波Q值提取方法及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飙;美国地震预警机制值得借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蒋建科;建筑大计 勿忘抗震[N];人民日报;2008年
3 马宗晋;东亚巨灾为何频频发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吕晓扬;近期我市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不大[N];潮州日报;2008年
5 曹卫国;美科学家假想洛杉矶发生大地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记者 黄永明;科学家详解汶川大地震的13个科学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N];宁夏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恩红衣琼;详解地质构造 防震知识[N];贵阳日报;2008年
9 三石;要全面认知西部灾情[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浩;监测地球敏感区可有效预测地震[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