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深循环造成青藏高原及天山/祁连山隆升机理
【摘要】:正西藏的总面积为1.2×10~6 km~2,其中49%的外流区的总径流量约为4280×10~8m~3/a,径流深为712 mm;而占总面积51%的内流区根据蒸发量计算得到的径流量却只有236×10~8m~3/a,换算得到的径流深为39 mm。作者通过对羌塘盆地湖泊的研究发现,米提江占木错、纳木错、色林错等湖泊水中的TDS很
|
|
|
|
1 |
;科学常识[J];水文;1959年07期 |
2 |
郁士元;;渭北高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探讨[J];地质学报;1962年01期 |
3 |
朱良模;;土在抽灌水作用下变形特性的初步探讨[J];上海地质;1982年02期 |
4 |
王瑞久;;三线图解及其水文地质解释[J];工程勘察;1983年06期 |
5 |
T.Torgersen
,P.DeDeckker
,A.R.Chivas
,J.M.Bowler
,周建民;古盐湖的演化与研究方向[J];化工矿产地质;1989年01期 |
6 |
朱一涵;;响应炬阵法在地下水开采设计中的运用[J];地下水;1990年02期 |
7 |
吴敦敖;袁法松;;杭州市北郊潜水含水层水土系统氟的污染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1991年01期 |
8 |
赵中省;;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质量评价[J];江苏地质;1991年03期 |
9 |
高云福;地下水信手流网的绘制与应用[J];城市勘测;1994年03期 |
10 |
刘存富,王佩仪,周炼;河北平原地下水氢、氧、碳、氯同位素组成的环境意义[J];地学前缘;1997年Z1期 |
11 |
;地下生物圈 一个更大的家族[J];青年科学;2003年01期 |
12 |
曾昭华,蔡伟娣,张志良;地下水中锰元素的迁移富集及其控制因素[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年04期 |
13 |
宿俊山,高波,许士国;美国坦帕湾地区供水策略介析[J];水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
14 |
雷庆玲;窦炜;;GIS Web Services技术在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6年01期 |
15 |
裴勇;沈平伟;;渭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人民黄河;2006年06期 |
16 |
王旭东;殷宗泽;宰金珉;;有限区域地下水非稳定流解析解[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7 |
宋玉石;;人工挖桩施工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J];今日科苑;2008年10期 |
18 |
李海霞;罗汉金;赤井纯治;金井章雄;寺崎紘一;横井英纪;吉村尚久;;内蒙古苏尼特地下水氟污染形成机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6期 |
19 |
李政红;张胜;殷密英;马琳娜;张翠云;;石家庄污灌区土体和地下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及生态效应[J];水文;2008年05期 |
20 |
王通岭;;软土基坑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