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建铧龙军  
【摘要】:正在对基桩测试曲线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桩周土层对所采集应力波曲线的影响,既包括对传播能最的影响,也包括对反射波相位的影响。在低应变反射波法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费玛定律,速度不会因为桩周土层介质的硬软变化(也就是土的阻力的大小),而使桩身内的声波传播速度改变,相关的模型实验也证明了这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席道瑛,程经毅,易良坤,张斌;饱和多孔岩石应力波的衰减特性[J];地震学报;1997年05期
2 石林珂,王俊梅,孙懿斐;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效果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3 王观石;胡世丽;;结构面对波形相关系数的影响[J];现代矿业;2010年02期
4 赵竹占;;混凝土桩基础完整性和承载力的应力波测试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0年03期
5 李夕兵;古德生;;应力波和电磁波在岩体中相互耦合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6 王观石;胡世丽;李世海;;应力波在闭合结构面传播过程的波形特性[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7 李夕兵;陈寿如;;应力波在层状矿岩结构中传播的新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8 连志颖,陆渝生,叶琳,邹同彬,钱七虎;地质断层对地下结构震塌影响机理的动光弹试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6期
9 王卫华;李夕兵;周子龙;张义平;;不同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能量传递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周威;邢存震;张玉光;;岩石中爆炸冲击波的有限元分析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11 许年春;赵明阶;吴德伦;;节理岩体应力波反演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12 崔传安;孙云厚;李永涛;李大鹏;王子甲;;爆炸荷载作用下卸荷孔效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13 万国香;李夕兵;;应力波作用下节理面前后电磁辐射强度的变化[J];地震学报;2009年04期
14 陈孟英;强夯加固深度的应力波分析法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15 黄志平;唐春安;朱万成;逄铭璋;;动载荷条件下波长对岩石试件破坏模式影响的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16 万国香;李夕兵;宫凤强;;非线性法向变形节理对岩体电磁辐射传播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17 万国香;;应力场和电磁场在脆性压电岩体中耦合行为的理论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8 李业学;;应力波穿越节理时能量耗散过程与机理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19 朱万成;逄铭璋;黄志平;唐春安;;岩石动态剥落破裂的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0 刘林超;闫启方;;基于分数导数模型的粘弹性桩振动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统武;刘寿康;;MF型采矿接杆钎能量传递特性研究[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2 吴剑锋;;药壶爆破在工程上的合理应用[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李忠芳;骆英;;混凝土结构叠前偏移成像中的反褶积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宋小林;谢和平;王启智;;大理岩的高应变率动态劈裂实验[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章克凌;陶振宇;;岩石介质应力波衰减因子的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6 赵建铧;龙军;;低应变反射波法中桩周土层对应力波曲线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陆渝生;连志颖;邹同彬;;地质断层对结构震塌影响的动光弹试验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孙钧;;岩石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唐春安;左宇军;秦泗凤;杨菊英;王大国;李连崇;徐涛;;汶川地震中的边坡浅层碎裂与抛射模式及其动力学解释[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10 吴祥云;李茂生;;在动载作用下岩洞反应的边界元分析方法[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柳青;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动态断裂过程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张西前;节理岩体边坡爆破动力稳定性分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万国香;应力波作用下岩石电磁辐射与声发射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陈建功;锚杆—围岩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王卫华;节理动态闭合变形性质及应力波在节理处的传播[D];中南大学;2006年
7 任红;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进取心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秀丽;断续节理岩体破坏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翟越;岩石类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叶洲元;动力扰动下高应力岩石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自武;YZX127型液动锤产生的应力波及其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宋小林;大理岩动态劈裂拉伸强度和裂纹起裂扩展特性[D];四川大学;2005年
3 代常友;阀式正作用液动冲击器的性能参数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尹土兵;高温后粉砂岩动态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马立新;非贯通节理介质波传播特性和损伤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志民;轻便快速振动冲击取样机具与钻进工艺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谢含华;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进提高岩心长度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志奇;地壳中两种典型动态过程的计算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世洁;不同缝洞单元生产动态规律与试井响应特征关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