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郭秀军贾永刚孟庆生  
【摘要】:正1.引言基于电场理论的双电极法和电极栅格法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期被用于防渗层漏点的检测,效果明显。但在垃圾场运营期和废弃后一段时间内,针对渗滤液在地下扩散污染过程监测及污染修复过程的监测,除传统取样检测手段外还没有见更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在传统电极栅格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维电学监测系统。它在垃圾场建设期布设,在垃圾场营运期及废弃后长时间内能实时确定渗漏点位置、数量并监测渗滤液在地下扩散过程,从而为渗滤液可能造成的地下环境污染提供预警。室内实验证实了监测系统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凯;李多松;蒋滔;;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及工艺分析[J];环保科技;2007年04期
2 韦新东;高尚;王晓玲;;松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0期
3 杨辉;郭旭晶;陈刚;;垃圾渗滤液溶质运移的机理及数学模型[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1期
4 姚伊乐;;垃圾处理向左向右?[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2期
5 殷晓曦;;土壤对垃圾渗滤液常规离子吸附作用实验研究——以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6 席磊;陈旭东;;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气和渗滤液处理及综合利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4期
7 马承愚;朱飞龙;彭英利;赵晓春;郭凯琴;王志强;;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1期
8 杨辉;葛伟亚;董志高;;垃圾填埋场温度-渗流耦合数学模型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04期
9 郭迎庆;王素波;张凤娥;潘秋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以常州市夹山垃圾填埋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10 康瑛,章松祝;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量分析及处理初探[J];浙江水利科技;2001年04期
11 罗阳春,於建明,胡晓东;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特点简析及发展趋势[J];能源环境保护;2004年06期
12 倪晋仁,邵世云,叶正芳;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13 齐小力;DT-RO在中国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J];环境卫生工程;2003年03期
14 吕荣谋;;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与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5期
15 陶涛,王宗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6 吴旭辉,马汐平,李铁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技术[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7 彭闪江,徐国良,郭文成;白石坳垃圾填埋场土壤环境影响探讨[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4期
18 惠学香;;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境风险与防范措施初探[J];污染防治技术;2007年03期
19 王军;袁维芳;陈小珍;;ASBR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中试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20 罗立新;熊丽娟;何宇航;韦亚东;陈艳;于萍;秦旅;;垃圾渗滤液原位处理工艺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兵;;垃圾填埋场渗滤水处理研究[A];全国SBR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慧军;;基于场地精神的城市废弃地景观策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苏彩燕;;可渗透性反应墙技术处理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何小松;席北斗;姜永海;袁英;安达;杨昱;刘鸿亮;;填埋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分组与光谱学表征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马铮铮;梁文;;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邵靖邦;唐嵘;阚霏;蔡中异;王盟;;好氧降解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技术[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郭兆凯;朱英存;;紫外光催化氧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8 胡波;王思敬;施斌;张云;;垃圾填埋场淋滤液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以江都垃圾填埋场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徐高平;孟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介绍[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刘士莉;宋红萍;;负载型Mn/RE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电催化功效的影响[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平;地球物理方法在垃圾填埋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胜利;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邓昭平;光触媒作用下聚光太阳光对垃圾渗滤液有机质的降解[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岳秀;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方法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卜琳;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在生化—物化处理中的降解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莉娜;厌氧—好氧处理垃圾渗滤液与短程深度脱氮[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黄凯;上海地区环境中多溴联苯醚分布规律及其来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蒋宝军;生活垃圾渗滤液吸附降解及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余建恒;城市污水与垃圾渗滤液及粪便污水合并处理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如海;污染液在地基土体中迁移及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水秀;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物化及生物强化预处理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苏丹;垃圾渗滤液脱除烟气二氧化硫体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皮金武;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工艺优化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天烽;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晶晶;老龄期垃圾渗滤液的陈垃圾生物反应器脱氮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红;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李明波;光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朱丰收;有机膨润土预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杨小明;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厌氧生物处理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黄鹤;生物活性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走基层报道组;64岁老阿姨夏夜坚守垃圾房 劝说居民正确分类[N];东方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家春;垃圾“围村”之忧[N];玉溪日报;2010年
3 邱笑尘 记者 牟晓杨;日处理垃圾1500吨[N];大连日报;2011年
4 王璐 赵鸣婵;边远乡镇垃圾怎么处理?[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记者 王东亮;三大垃圾填埋场集中招标除臭[N];北京日报;2009年
6 林忠;连线连片治理村庄垃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蔡树农;垃圾和艺术在一起的时候……[N];美术报;2010年
8 记者 唐群雄 通讯员 杨人 实习生 罗浩;垃圾中的大头针也能选出[N];长沙晚报;2010年
9 通讯员 楚亚恒;环保垃圾填埋场开建[N];西安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方文;垃圾的前世今生[N];安庆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