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复电阻率(CR)法成功预测JN圈闭含油性
【摘要】:正复电阻率法野外采用大功率场源、多道偶极-偶极排列,测量宽频带2-8-2+8Hz的振幅-相位谱,室内通过反演求出视充电率ms,时间数Zs,频率相关系数Cs和几何电阻率Ps,以及电磁电阻率Pw和电磁相位比Φ/Φ0,研究表明,上述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与地下地质结构的导电性及其结构有关,如ms参数反映油气圈闭中可极化物质体积含量的多少。
|
|
|
|
1 |
李树森,王川,樊民星;对圈闭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的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03期 |
2 |
黄开敬;国外非背斜圈闭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及勘探方法调研报告摘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4年04期 |
3 |
罗群,白新华,刘银河;圈闭成藏动、静态综合评价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2期 |
4 |
金燕;人工神经网络在测井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
5 |
王川,彭苏萍;对油气圈闭勘探决策理论和方法的讨论[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
6 |
成金华,熊维纲;圈闭油气预测模型[J];石油物探;1990年02期 |
7 |
范明,郑冰;麦盖提斜坡地层-岩性圈闭类型[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1期 |
8 |
李爱国,易海永,陈忠富,谢邦华,李红亮;模糊数学在渝东地区石炭系圈闭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3年04期 |
9 |
段双国,高志卫,王顺华;临邑洼陷圈闭类型及成因研究[J];山东地质;2003年S1期 |
10 |
马达德,陈新领,寇福德,李军;构造圈闭在柴东天然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工业;2004年10期 |
11 |
张子枢;;天然气藏分类问题综述[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年02期 |
12 |
焦尊生,R.C.萨达姆;怀俄明州Laramide类盆地中的异常地层压力圈闭及其在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J];断块油气田;1994年06期 |
13 |
В.Ф.КЛЕЙМЕНОВ;А.А.РАЗМЫШЛЯЕВ;Д.А.АСТАФЪЕВ;关福喜;;天然气水合物矿床及水合物下烃类矿床发现的可能性[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4年03期 |
14 |
董秀芳,伍泓;按封闭机理划分塔里木盆地的圈闭类型[J];石油实验地质;1995年03期 |
15 |
刘全稳;Blin法的发展及在圈闭排序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1期 |
16 |
D.S.Muller
,马连山,王丽君;死油区的识别与开发[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0年06期 |
17 |
邱芳强;地震振幅技术在桑东地区三叠系圈闭评价中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
18 |
欧阳征健;周鼎武;冯娟萍;张小浩;;新疆三塘湖盆地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J];现代地质;2006年02期 |
19 |
高建民;沉积盆地深凹部位非常规圈闭油气藏的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1991年01期 |
20 |
黄平,路中侃;川东石炭系气水分布及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