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台湾集集地震GPS观测反演地壳地幔黏性性质
【摘要】:正1999年台湾发生了Mw7.6级集集地震,该震是百年以来台湾发生的最大地震。集集地震恰好发生于全球GPS观测台站最为密集的地区,记录了非常丰富的GPS观测资料,捕捉到了空前的地表位移变化的时空信息。这些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地壳、地幔力学性质,尤其是黏性方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
|
|
|
1 |
甘卫军;张锐;张勇;唐方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建设及应用[J];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07期 |
2 |
邵德晟,施发奇,付云文,张红蕾,汪志民;云南北北西地震条带GPS观测[J];地震研究;2005年01期 |
3 |
朱守彪;蔡永恩;石耀霖;;青藏高原及邻区现今地应变率场的计算及其结果的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4 |
朱守彪;石耀霖;;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由GPS观测计算地应变率的误差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5 |
朱守彪;蔡永恩;;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演地壳地幔黏性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6 |
朱守彪;;汶川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7 |
张跃刚;张晶;王敏;;中国大陆块体的相对运动与强震的关系[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4期 |
8 |
王双绪;张晓亮;张希;吴珍汉;胡道功;;利用GPS观测研究拉萨地块中段现今地壳运动与变形[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
9 |
俞言祥,高孟潭;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震动的上盘效应[J];地震学报;2001年06期 |
10 |
杨贵;洪星;;用sPn震相测定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震源深度[J];福建地震;2005年04期 |
11 |
翟长海;谢礼立;吴知丰;;基于台湾集集地震的结构滞回耗能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2 |
乔建平,陈永波;应用GPS观测滑坡变形的结果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1期 |
13 |
周德敏;甘卫军;任金卫;倪国辉;宁树正;;基于GPS观测资料反演庄浪河断裂带、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滑动速率[J];地震地质;2005年04期 |
14 |
R.Cattin;A.Loevenbruck;X.Le Pichon;李岩峰;;为什么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的同震滑移在破裂平面上表现为向西北方向增大?[J];世界地震译丛;2005年04期 |
15 |
李杰;方伟;朱治国;刘代芹;;中部天山地壳活动的GPS初步分析[J];内陆地震;2006年03期 |
16 |
王国权,周锡元;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随机特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17 |
杨林章;张晶;郗钦文;;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区域面膨胀现象[J];地震;2006年02期 |
18 |
程佳;甘卫军;王泽河;陈为涛;肖根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 8.1地震前背景形变场的模拟研究[J];地震地质;2009年01期 |
19 |
黄立人,符养,段五杏,马青,马欣;由GPS观测结果推断中国大陆活动构造边界[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
20 |
李铁明,邓志辉,吕弋培,刘本培;鲜水河断裂带北段GPS测量及其运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