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P波速度层析成像
【摘要】:正华北地区是一个强震多发区,位于华北地台的东部,地质构造复杂。我们运用华北遥测台网分布在华北地区的10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6279个地震的52689条P波和Pn波到时资料,采用含有莫霍界面和康德界面的三维网格模型(Zhao et al.,1992a),以及赵大鹏等的射线方法及其提供的基于LSQR算法的地震层析成像程序,对华北地区(111°-120°E,35°-42°N)的中上地壳P波速度
|
|
|
|
1 |
ThomasM.Daley
,李海峰
,代东;用于同步激发P波和S波井间地震采集的环形振动器震源[J];物探装备;2004年02期 |
2 |
杨卓欣,张先康,赵金仁,杨健,段玉玲,王帅军;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三维地壳结构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3 |
崔静;郭琪;;土层性质对P波场地放大效应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1期 |
4 |
朱焱辉;朱明;汪瑞良;刘军;赵超;薛怀艳;;P波方位AVO在LH11-1油田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1期 |
5 |
郭瑞芝,冯德益,陈化然;大震前P波出射角和方位角的异常变化[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03期 |
6 |
彭晓波,彭苏萍,詹阁,鹿子林;P波方位AVO在煤层裂缝探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
7 |
尹华伟;易伟建;;模拟P波向无穷远域传播的一致边界[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
8 |
尤红兵;赵凤新;李方杰;;层状场地中局部不均体对平面P波的散射[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
9 |
王琳瑛,舒曦;1994年11、12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05期 |
10 |
胡海濤;戴广秀;;略談华北地区修建水库的几个工程地质问题[J];中国地质;1961年11期 |
11 |
李绍柄;刘德林;许建恩;张振江;;华北几个地震带内强震迁移活动与断块掀斜运动[J];华北地震科学;1984年04期 |
12 |
孟宪东;龚平;金赤兵;;用烈度衰减的椭圆模型标度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J];东北地震研究;1987年03期 |
13 |
姚殿义;杜迎春;刘素英;;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J];华北地震科学;1991年03期 |
14 |
黎彤,张西繁;华北花岗岩类的大地构造岩石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4期 |
15 |
黄蓉良;1996年6~7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1996年11期 |
16 |
袁金荣,徐菊生,高士钧;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9年03期 |
17 |
方剑;华北地区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J];物探与化探;1999年03期 |
18 |
刘庆芳;2003年9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12期 |
19 |
刘庆芳;2004年1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04期 |
20 |
刘庆芳;2004年2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