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 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

肖池阶  濮祖荫  黄宗英  傅绥燕  谢伦  宗秋刚  T.Fritz  K.-H.Glassmeier  刘振兴  曹晋滨  史建魁  沈超  王廼权  陈涛  
【摘要】:正 磁层亚暴是地球空间最重要的能量传输与释放过程,是最常出现的空间灾害天气。亚暴的发生、发展与磁重联等一系列离子体物理过程密切相关。其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一直是空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和热点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国成,吴洪钟;磁层亚暴恢复期间等离子片边界层区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J];空间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2 胡文瑞;太阳风湍流和磁层亚暴的一种机制[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3期
3 刘振兴,濮祖荫,沈超;磁层亚暴面临的难题及研究方向[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年02期
4 沈超,刘振兴;磁暴和亚暴的理论预报模式[J];中国基础科学;2000年05期
5 沐建林,濮祖荫,蔡诗东;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处离子的随机加速[J];空间科学学报;1989年03期
6 沈超,刘振兴,曹晋滨,张效信,汪学毅;磁尾等离子体片对流对亚暴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7 路立,刘振兴,曹晋滨;磁尾多元等离子体片振荡与磁脉动的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1期
8 胡文瑞;阿尔文涨落与地球磁层亚暴[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3期
9 隆辉,许乃怀,胡文瑞;太阳风动量涨落激发磁层亚暴的机制[J];地球物理学报;1985年02期
10 马振国,刘振兴;磁层亚暴与磁层暴(Ⅰ):等效电网络模型及其相关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03期
11 马玉端;曹晋滨;周国成;刘振兴;H. Reme;I. Dandouras;E. Lucek;;磁层快速对流事件的多点卫星联合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12 周国成,朱连芳;等离子体片边界层中静电不稳定性产生的波-粒动量交换率[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13 濮祖荫,洪明华,王宪民,陈祖幸,傅绥燕,宗秋刚,王敬芳,刘振兴;亚暴膨胀相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模型Ⅰ.近磁尾位形不稳定性[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14 周志坚,杜爱民;用小波方法分析2000年7月13日地磁扰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15 张满莲,傅竹风,朱岗崑;亚暴期间磁层和电离层相互耦合的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5期
16 曹晋滨,周国成;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电磁不稳定性引起的波-粒输运[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6期
17 徐文耀;极区地磁亚暴等效电流体系的本征模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S1期
18 焦维新,濮祖荫,高超;亚暴期间场向电流的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19 刘振兴;木星外磁层结构的定态模式[J];空间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20 沈超,刘振兴;行星际磁场南转北向对亚暴的触发效应[J];中国科学A辑;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超;刘振兴;汪学毅;张效信;;磁层等离子体片对流的亚暴效应[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沈超;刘振兴;曹晋滨;张效信;汪学毅;;磁尾等离子体片对流对亚暴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廼权;陈涛;;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 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博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迺权;陈涛;;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自发型亚暴和触发型亚暴期间极区电离层的电动力学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6 刘勇;;日球等离子片是动态的结构吗?[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濮祖荫;张贤国;曹馨;傅绥燕;谢伦;肖池阶;;亚暴触发与亚暴活动的时间序列[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濮祖荫;张贤国;曹馨;傅绥燕;谢伦;肖池阶;;亚暴触发与亚暴活动的时间序列[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陈出新;;等离子体片中磁重联后磁流通管的运动[A];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10 刘振兴;张洪;;等离子体片对磁层顶区扰动的响应[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朝灵;利用双星和ClusterⅡ等对地球磁层的观测和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马玉端;磁尾爆发性整体流的多点卫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3 杨俊英;中高纬空间哨声模合声观测以及粒子加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4 周猛;地球磁尾动力学过程的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林悯惠;电离层与磁层耦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姚丽;基于双星计划TC-1卫星观测的近地磁尾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7 苏振鹏;电子辐射带形成和演化的全球动力学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张永存;磁尾等离子体团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9 王荣生;无碰撞磁场重联扩散区结构和电子加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戎昭金;地球磁尾电流片中磁场结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维贞;亚暴起始与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2 龚彬;磁层亚暴预报的探索研究[D];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0年
3 孙为杰;磁尾等离子体片内磁结构及其与等离子体流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燕春晓;磁尾高速流激发的地磁扰动和近地空间非震电磁扰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5 苑顺周;地磁活动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段俊涛;磁尾爆发性整体流(BBF)与中低纬Pi2脉动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7 李志涛;基于神经网络的AE、AL指数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8 张杨;太阳风的地磁效应与对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强度影响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罗天;太阳风速度及日球层电流片对ICME渡越时间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鹏;谁纵极光当空“舞”? 魔力之手找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濮祖荫:揭示地球空间能量传输过程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3年
3 郑彬;地球空间科学探索者沈超[N];科技日报;2004年
4 常建龙 王霞;自主创新 推动空间科学跨越发展[N];科技日报;2010年
5 侯孟沅 (Norman HO)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书写一本“日军全亚暴行历史”的迫切需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史建魁:地球和行星的磁层及电离层、离子体物理研究[N];科技日报;2003年
7 罗学宏;服抗结核药勿忘肝损害[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刘玉华;空间天气定量化预报 为航空航天保平安[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何晓玲;地球磁场转变非末日征兆[N];广东科技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