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魏斌卢钒周张友生杨慧珠  
【摘要】:正 1.前言当前,油气勘探的对象陆续由构造油藏转向岩性与地层等隐蔽油藏,实践表明,渤海湾盆地存在为数众多的低阻油层,它已成为一个特殊的勘探领域。根据四个油田、七个目标区块的统计,低阻油层占油层总数的30%~60%,尤其在滩海地区低阻油层可高达50%~65%(欧阳健等,2000)。当泥浆矿化度远低于或远高于地层水时,在泥浆浸泡不同时刻,油气层与水层的径向侵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丽梅;喻高明;黎明;杨欢;;神经网络交会图在低阻油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2 李得信;郭海敏;;乌南油田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识别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9期
3 齐陆宁;杨少春;时丕同;杜维雷;;新北油田馆上段储层电阻率特性及影响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4 胡瑞波;石倩茹;张文胜;袁雪花;郭燕珩;董素杰;;低阻油层识别技术在老油区勘探目标评价中的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3期
5 余高华;黄卫锋;满川;郭金兰;牛丽晓;张晖晖;;可动水分析技术在文33沙三上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6 朱保定;梁双锋;周金昱;张庆州;;镇北油田长3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1期
7 陈继华;陈政;毛志强;;莫西庄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饱和度评价[J];石油物探;2011年03期
8 陈峰;;低阻油藏形成机理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7期
9 王树强;;高升油田雷11块低阻油层综合解释技术研究及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田芹;申晓娟;汪佳荣;赵宏梅;高保玲;张亚莉;;毕店地区储层电性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11 陈凡;王万里;彭立群;胥召;;MIT阵列感应测井仪在长庆油田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2 王海更;田晓平;崔云江;郭铁恩;王少鹏;黄建廷;孙风涛;;渤海油田河流相油气藏关键储量参数确定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13 李秋政;;高邮凹陷吴堡断裂带上白垩统赤山组低阻油藏成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14 唐海;汪全林;彭鑫岭;李力;黄德明;;川东宣汉地区飞仙关组裂缝特征及成因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5 周仁涛;;测井与录井技术在卫星油田解释评价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6 朱伟;;复杂断块低阻油藏精细挖潜实践与认识——以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17 杨少春;钱鑫芳;龙建东;;兴隆台地区火山岩油藏裂缝测井评价[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8 孙培元;;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储层发育特征及预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斌;卢钒周;张友生;杨慧珠;;双侧向测井数值分析及低阻油层流体类型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向公;卢艳;陈水利;常静春;任培罡;;模糊综合判别定性识别低阻油层[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3 魏斌;陈学义;;低阻油层的成因及其流体类型识别[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范晓敏;莫修文;;双侧向测井曲线形状与侵入剖面的关系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卫良;马大洪;王安本;卞乃干;杨立东;;苏北地区老井复查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6 姚东华;汪宏年;;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资料的联合迭代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华;邓少贵;李智强;范宜仁;;双侧向测井反演的微粒群方法[A];勘探地球物理2007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迪仁;吴立峰;夏培;谢伟彪;万文春;闫林辉;;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双侧向测井的响应特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谭茂金;王鹏;;页岩油气储层裂缝双侧向测井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敏;孙建孟;;裂缝孔隙度参数的求取及标定方法现状及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东华;双侧向测井资料迭代正则化反演与各向异性地层多分量感应测井数值仿真[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渤海低阻油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李建云;大庆油田东部葡萄花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侯长浩;陕北志丹地区长6特低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4 申怡博;定边东韩油区低阻油层测井识别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屈炜;A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与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王瑜;三肇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及潜力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陈东霞;古龙南地区复杂油水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潘秀萍;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双侧向测井数值模拟[D];长江大学;2012年
9 秦菲莉;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李娜;姬塬油田A区低阻油藏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占彬;冀东油田骨头缝中“剔肉吃”[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刚毅 通讯员 张军峰;低阻油藏成为增储上产主战场[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记者 王志田;外围降成本 老区添效益[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张迎军 通讯员 赵晓波;十大特色技术抢占市场先机[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郭焕玲 董风玲;中原油田卫357井低阻层获得工业油流[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吴纯忠;破解冀东的宝葫芦[N];中国石油报;2002年
7 记者 刘国安;大港油田进行油藏潜力调查[N];中国石油报;2001年
8 记者 李兵 特约记者 王家书;阵列感应测井技术规模应用见成效[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小油田在老探区做出勘探大文章[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刘国安;支撑二次创业[N];中国石化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