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上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

王复元  姜玉坤  
【摘要】:正 海上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油气能源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资料采集技术、资料处理技术和资料解释技术。1.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数据资料采集技术研究该技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震源系统选取小容量、小组距相干枪阵。在海上对该枪阵震源进行了不同枪数组阵、不同沉放深度、不同激发时差、不同气压等情况时远场子波特性测试和气枪震源子波(虚反射记录)形成机制及其动力学频率特性的测试。经现场测试及分析研究认为:8枪组阵,工作压力2000PSI,同步误差小于0.5 ms,沉放深度2m,是该枪阵的最佳工作条件,能激出能量强(P-P值)、P/B值大、频带宽、频谱特性好的震源子波。接收参数的研究内容包括仪器、仪器因素、电缆排列因素、沉放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蔺殿忠;推广高分辨率地震 提高油气勘探效益[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4期
2 ;英国雷迪地下管线探测技术[J];勘察科学技术;1993年02期
3 解海军,孟小红,石亚丁;岩溶发育地区的灾害地质体的一种探测技术[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4 李琼;罗志才;;地下水探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探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2期
5 毛永欣;解海军;;煤矿巷道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J];煤炭技术;2009年09期
6 王清玉;RAMAC/GPR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及其应用[J];海河水利;1999年03期
7 宫仕昌;;电磁波坑道透视探测技术在淮北矿区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8年02期
8 宋伟雄;;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探测新技术[J];科技风;2009年19期
9 杨振涛;;非开挖管线探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汪民副部长一行考察“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J];地球学报;2011年04期
11 曾繁彩;黄永样;王刚龙;王宏斌;蔡秋蓉;;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查技术初探[J];南海地质研究;2004年00期
12 熊光楚;信息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界;1997年S1期
13 龙建辉;李同录;张钊;;电阻率法探测黄土滑坡滑动面(带)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14 杨艳琼;;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04期
15 戚敬华;;煤矿地质灾害的弹性波探测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年06期
16 曾饶荣 ,张世洪;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初次试验[J];物探与化探;1983年06期
17 D.J.Gendzwill;碳酸钾矿高分辨率地震反射[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1期
18 何汉漪;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实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19 何汉漪;高分辨率地震的优势与误区[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年06期
20 霍全明,汪洋,赵克荣;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复元;姜玉坤;;海上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飞;;高分辨地电阻率法在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徐明才;高景华;荣立新;;城市活断层地震探测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顺;聂秀英;;利用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对煤矿复杂地质构造的预测[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祁明松;王传雷;;水下障碍物的探测技术及效果分析[A];资源、环境与工程电法勘探方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自银;金翔龙;李家彪;;16万年来长江口至冲绳海槽高分辨率地震层序研究[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邓志文;张宇生;李培明;邹雪峰;;松辽盆地南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与效果[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文凯;章珂;张学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新方法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冯西会;王中锋;唐建益;朱芳香;;用于铀矿勘探的高分辨率地震技术[A];勘探地球物理2007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汉漪;;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解释及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志海;巷道掘进工作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丁凯;地质雷达技术在隐蔽工程质检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黄霞;海底原位地球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4 冯德山;基于小波多分辨探地雷达正演及偏移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解海军;煤矿积水采空区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乔永富;辽河盆地大平房-驾掌寺地区火山岩地震属性与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刘豪睿;铬渣污染场地复电阻率法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树文;无单元法用于高分辨率地震模拟与成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业斗;黄海浅层多道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谢海波;地磁探测与GPS复合滚转姿态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梁盛军;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5 穆克亮;低本底便携式α测量仪的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何永波;超宽带雷达回波信号微动特征识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宋劲;探地雷达煤矿井下探测技术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8 陈匀序;徐州阚山电厂浅层岩溶勘探及处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馨;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李云;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嘉新 王向阳;槽波地震探测技术效果好[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2 高富丽;地调局携手矿联培训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记者 操秀英;我地壳探测技术体系基本成熟[N];科技日报;2011年
4 张丽华;人类探测太空正盛时中国启动“入地”计划[N];中国矿业报;2009年
5 刘小强;高精度震波探测技术在打通一矿应用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 王聪;地质科技要解决国家急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梁钢华 陈惠玲;我国建立可燃冰自主勘察技术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吴震;地震活断层中心技术系统通过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中国地基GPS探测技术的发展(上)[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袁伟 记者 第广龙 通讯员 秦伯平;黄沙吹尽始见金[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