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测井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

张元中  李剑浩  昌庆珍  楚泽涵  
【摘要】:正 岩石力学主要研究地层岩石的力学性质,以及岩石在地层中所赋存的地应力状态。正确认识地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对于钻井工程、完井、固井、采油、提高采收率及套损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测井方法主要解决岩石力学参数的求取、地应力方位的识别、地应力大小计算等问题。声学是主要测井方法,包括声波速度测井和声波偶极子测井等。1.当前技术发展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岩石力学中最佳表面裂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3 ;第十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4 苏丹;;崎岖道路上的攀岩人——记岩石力学工作者唐春安教授[J];科学中国人;2009年06期
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度第七届三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喜获“学会之星”称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度第七届三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建言岩爆监测预报与控制[J];科技传播;2010年23期
9 陶振宇;试论岩石力学的最新进展[J];力学进展;1992年02期
10 王绳祖;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历史、现状、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年04期
11 ;信息与动态[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6年01期
12 ;首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J];岩土工程界;2006年07期
13 ;“第7届国际岩爆与微震活动性学术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09年03期
14 虞哲蓉;国际岩石力学专题讨论会会讯[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3期
15 黄理兴;第二届岩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J];岩土力学;1991年01期
16 ;《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第一届编委会会议纪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17 朱维申;;2008美国岩石力学会议及学术访问[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04期
18 高玮,李继祥;人工神经网络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9 周宏伟,谢和平,左建平;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年01期
20 金衍;陈勉;郭凯俊;王怀英;;复杂泥页岩地层地应力的确定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中;李剑浩;昌庆珍;楚泽涵;;利用测井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郑炳旭;;前言[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钱七虎;;前言[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A];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4年
5 ;编者的话[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6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7 崔政权;;前言[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8 ;[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谢和平;鞠杨;;岩石力学中的分形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泳嘉;宋文洲;;关于岩石力学有限元程序发展的若干思考[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华学理;东濮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特征及识别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张杰;岩石压胀特性及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
4 谢润成;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探井地应力解释与井壁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圣奇;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6 朱训国;地下工程中注浆岩石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赵延林;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断裂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高保彬;采动煤岩裂隙演化及其透气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建发;钻前井壁力学稳定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王震;高温高压下岩石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翟淑花;地下开采岩体移动预测的遗传规划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河北大学;2005年
4 乔金丽;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及应用[D];河北大学;2005年
5 郭金荣;他拉哈地区地层孔隙压力及破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杜宝会;华北油田水淹层测井技术和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白云飞;基于突变理论的矿柱岩爆机理与岩爆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梁旭黎;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6年
9 黄波;成像测井地应力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孙连环;准噶尔盆地井壁稳定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清;做好领军人 挺进新高地[N];科学导报;2009年
2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善健;汕头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产生新一届理事会[N];广东建设报;2010年
3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家接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陈继荣 实习生 罗璇;破解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难题[N];湖北日报;2010年
5 孙建孟;测井创新发展亟待解决技术性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5年
6 张新民 特约记者 孙景彦;从整合看变化 从变化看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赵亚辉;谢和平:路在脚下[N];人民日报;2004年
8 赵军;钟情测井事业谱写科技辉煌[N];科技日报;2006年
9 中国驻巴西使馆科技参赞 莫鸿钧;巴西:互助关系上的典范[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祖诗通讯员 陈孝平;穿透套管直取油层[N];中国石化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